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522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868篇
海洋学   21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19篇
自然地理   7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落实中国气象局制定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路线.使四川省天气预报逐步向定点、定时、定量、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四川省气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客观预报技术方法研发,并将此列为2003年全省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省市两级气象部门成立了研发工作专家技术组和协调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任务、人员、时间、经费四落实。为促进全省各市州气象局的研发工作.建立了川西、川南两个片区研发小组.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市州局的研发活动。  相似文献   
92.
在新形势下,中国航空气象服务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提出,应从“两个树立,两个加强”入手。  相似文献   
93.
高师人文地理课程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载田 《福建地理》2004,19(2):39-41,48
本文就高师人文地理课程的创新目标以及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课程体系创新,要瞄准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新进展、新趋向,体现时代特色;要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容创新,要突出新、中国特色、师范性。实践教学创新,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4.
陆铭  谢赛 《湖北气象》2005,(3):F0003-F0003
中国共产党诞辰84周年前夕,为了大力弘扬“奉献兴业、管天为民”的湖北气象人精神.集中展示全省气象部门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湖北气象文化建设,湖北省气象局举办了以“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全省各市、直管市气象局和省局直属各单位的25名选手会聚江城、登台比拼。预赛之后.10名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5.
作为财政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省级地震系统实现开发富局,应该要从稳定项目收入,拓展自营收入,培育和发展生产点,推进制度创新着手。本文试图从预算和管理的角度对其作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6.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1255-1255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其战略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7.
伴随着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前进的脚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走过了40年的历程。今天,我们迎来了盐湖所建所40周年这个喜庆的日子。在此,我谨代表盐湖所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向40年来关注、关心、关怀我所建设与发展、给予我所信任、支持、厚爰的领导、专家和各界朋友们;  相似文献   
98.
要对湖南的地质环境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必须要做到审时度势。 “时”就是目前的基本情况,“势”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湖南省地质环境工作的这种“时”与“势”,概括起来,既有优势,也有忧患。这些将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实现制度、思路和具体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99.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年,产业集群创新、县域城镇化、耦合度以及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协调度整体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趋势;协调度呈现出持续的空间集聚态势,且集聚的强度呈倒"V"型的变化态势,形成了杭州湾地区的显著热点区,浙西南的显著冷点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市场力量、信息化、政府行为以及工业化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0.
依托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时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了武汉市统一的社会管理创新平台。以时空大数据为基础,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想,整合公安、计生、民政、人社、卫生等部门的人口、法人和社会经济信息,将各类资源纳入全市统一平台,建立了市、区、街、社区、网格5级联动机制,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为武汉中心城市、和谐城市、幸福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