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震学异常综合预报判据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报告是“地震综合分析预报攻关研究”的三级课题,并按二级课题提出的要求,主要以四川地区资料为例,重点研究中期与中短期预报中的地震学异常及其综合预报。为此,尽量吸收经清理对预报效能讨论得比较清楚的单项方法。在长期和中长期预报和震后趋势判断方面,尚未组织专题清理,除少数方法外,也介绍了一些没有讨论预报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工程活动断裂判据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要 本文根据我国工程实践,地质条件和作者认识,参考了国外资料,从工程地质观点提出了工程活动断裂的定义和判据,供工程勘察利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93.
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dbl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H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动与太平洋副高形态活动之间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关联。  相似文献   
94.
7级和 7级以上大震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地震活动 ,本文主要介绍我们提出预测大震的三性法和静中动判据以及预报实例。(1)三性法 :所谓三性法 ,就是用周期性、倍周期性和黄金分割性组成的时间序列去拟合所研究地区过去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序列 ,如拟合的较好就按这三性的时间序列向未来外推 ,以预报未来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上述黄金分割性是指在一个周期区间内 0 .382处和 0 .6 18处的两个时间点 ,该点也可对应地震。某地区过去大震发生的时间序列呈现三性分布的原因 ,可能是其周期之比为 2 / 3或 3/ 5的两个外因合成后触发大震形成的。对于地震预…  相似文献   
95.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拉压剪破坏统一失稳判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单轴拉伸,直剪及单轴压缩剪切破坏失稳判据的统一形式。首先对de Borst R及Muhlhaus H B关于单轴拉伸试件梯度塑性理论解析解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进行了回顾、评论,并指出了他们工作的缺憾。受de Borst R等工作的启发,对直接剪切试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快速回跳条件。并发现:岩样的快速回跳条件就是系统(由剪切带及带外弹性岩石构成)的失稳判据。又对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失稳判据。通过对单轴拉伸失稳判据、直接剪切失稳判据及单轴压缩剪切破坏失稳判据的类比,得到了失稳判据的统一形式。统一失稳判据表明:岩石材料的局部化带宽度及压缩或剪切弹性模量越小,软化模量及等效试件高度越大,试件越容易发生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96.
建立了积云一维定常夹卷参数化模式 ,对模式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并利用模式进行了积云动力催化试验 ,给出了积云动力催化的可作业判据。  相似文献   
97.
滑坡变形预测与失稳预报问题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本工程建设,并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关,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滑坡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影响滑坡稳定的内外各种因素多种多样,影响程度各异,并且各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决定了滑坡变形机制与变形特点十分复杂,因此滑坡变形预测与失稳预报十分困难。文章认为,变形突变预测、失稳时间预报及失稳判据是滑坡预测预报的3个核心问题,变形突变预测是为了预测出滑坡从匀速变形阶段进入加速变形阶段的特征点或时间,是回答滑坡能否失稳的关键,是提高预测结果可靠性及提高预测研究水平的基础。分析了目前各种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可靠性情况,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变形突变难以预测的实质,并指出采用多因素预测模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文章还对失稳时间预报的预报尺度、预测误差的计算、滑坡空间预测及多测点协同预测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或展望。  相似文献   
98.
长江三峡水库区危岩分类及宏观判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危岩是三峡水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约30,000余个位于陡崖或陡坡上。河流或沟谷强烈下切产生的岸坡岩体卸荷作用、软硬相间的岩层组合(如砂岩、泥岩)以及高强度的降雨或较大的日温差变化是三峡水库区危岩形成的基本条件,其破坏具有突发性、致灾具有毁灭性。目前将危岩分为滑塌式、倾倒式及坠落式3类,体现了危岩失稳破坏的主要模式。现场可识性不强、力学机理不明确,降低了危岩治理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据此,文章提出了现场易识性、力学机理明确性和失稳模式预判性的危岩分类原则,并将危岩分为单体危岩和群体危岩两大类。单体危岩分为压剪-滑动型危岩、拉剪-倾倒型危岩、拉裂-坠落型危岩及拉裂-压剪坠落型危岩;群体危岩分为底部诱发破坏型危岩及顶部诱发破坏型危岩。分析了各类危岩的基本特点;从陡崖(坡)断面形状、主控结构面、主控结构面走向与陡崖(坡)走向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岩性等方面构建了危岩分类宏观判据,经万州太白岩50余个危岩的现场验证,利用这些宏观判据判识的危岩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9.
南北地震带区域形变异常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网和90年代以来的GPS监测网资料, 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多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 分析了震前区域性形变场异常的基本特征。 进而根据资料支持程度, 分别以GPS、 区域水准观测位移为地表约束, 以“973”项目活动地块划分结果为地质依据, 进行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计算, 研究了数值模拟结果反映的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构造变形状态与地震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强震前区域性水平、 垂直构造形变异常特征及可能的机理, 初步总结了基于区域水准、 GPS观测与数值模拟的强震前区域构造形变异常的一些判据。  相似文献   
100.
简述了受压表面(半椭圆)裂纹的三维破裂实验结果,并对三维破裂的应力判据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弥合初始破裂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指出Palaniswamy和Knauss提出的极值(EV)方法存在重要缺陷,主要是只考虑了两个欧拉角(2EA),忽略了第三个欧拉角的变化。如果将三个欧拉角(3EA)全部考虑进去,其弥合效果会有质的变化,能够弥合成实验观测到的曲面,而不是平面。提出了法向矢量法(NSDV),并证明和3欧拉角法(3EA)等效。证明法向矢量法(NSDV)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求最大主应力的主面集合法(CFPDP)。用主面集合法的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弥合已有的三维破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初始破裂曲面。主面集合法可以用于椭圆裂纹模型弥合埋深断层的滑动段破裂。三维破裂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地震断层中大量的跨尺度破碎现象,解释板缘断层在低剪切力作用下地震的发生以及孕震过程中EDA(张性扩容各向异性)裂隙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