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861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439篇
海洋学   144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82.
研究了活动的“黑色吸烟者”区大洋底层水中,悬浮和溶解诉Hg、Ce,Zn的空间分布,当液体从喷泉的管道中流出时,在周围的海水敢特殊的蘑菇状异常区,可达海底以上1000m处。该区富含溶解的锌和铈但贫溶解的汞。悬浮状态的金属异常区到达较低的层位,在该处水的上升速度接近或小于悬浮颗粒的下沉速度。随着向较高层位过渡 ,明显地观察到悬浮状态向溶解状态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3.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1):1200-1200
由IODP美国执行机构(IODP-USIO)负责实施的IODP Shatsky航次现在开始召集船上科学家。该航次预计在2009年9~11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区实施钻探。该航次主要科学目标为:对Shatsky洋脊上的火山丘进行钻探取样,研究海台形成的年代、物源和演化,以此来验证控制火山台地形成的科学假说。  相似文献   
84.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85.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堑构造发育特征、地震断层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早第三纪,本区受到了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其应力场主要受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自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其应力场主要受印度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而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已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6.
大理州2005年初夏出现了严重干旱气象事件.从500pHa高空环流特征、500pHa距平场特征、西太平洋副高特征量及北太平洋中低纬海温距平场、OLR距平场对这次干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初夏(4月1日~6月10日)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明显偏高是发生干旱的主要原因,高空大气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副高持续偏强偏西、冷空气活动偏北是导致干旱的直接原因;孟加拉湾南部4月OLR场呈明显正距平,抑制低值系统的发展和东北移影响云南,是影响2005年大理初夏干旱重要原因;北太平洋中低纬海温特征与大理州初夏干旱有一定的遥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地图》2005,(3):4-4
2005年4月2日.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航次作业共有船员31名.随船担任科考任务的科研人员共42名.涉及地质学、生物学、海洋环境学等众多领域。此次航行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总航程约6万公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环球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88.
晓航 《中国测绘》2005,(1):16-16
1月12日,美国国防部官员向记者通报了美国核潜艇“旧金山”号此前在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域撞礁的事故调查结果。认为是潜艇撞上了海图上没有标明的海底山脉。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发言人伯比透露,该核潜艇所使用的是1989年绘制的海图,1989年后海图的内容一直没有进行修改。在这份过时海图上,  相似文献   
89.
综述呼伦贝尔市降水集中期(7~8月)的环流特征,总结三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综合分析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SST)、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震荡(QBO)及前期500hPa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等一系列与夏季降水集中期相关的因子,探索对短期气候预测有指导意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综合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 2003年 8月 21~ 22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带高压和冷暖空气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有预报指示意义的特征.并对日本传真图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在暴雨预报中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