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3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6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FNL(1°×1°)再分析资料及WRF模式模拟资料,对2017年7月26日一次发生在陇中和陕北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切变线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高空影响系统,地面影响系统为冷锋和热低压.WRF模式β中尺度诊断发现,陇中暴雨区位于700hPa气旋式切边辐合区,...  相似文献   
62.
赵玉衡  王悦颖  陈丽娟  龚振淞 《气象》2024,50(4):499-51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2400个站的气候观测数据,对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内变化明显。秋季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造成我国气温显著偏高;9月呈“两脊一槽”型,巴尔喀什湖低槽活动导致西北地区降水增多;10月呈“两槽一脊”型,导致北方地区偏暖加强;11月呈“西高东低”型,东路冷空气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较常年偏强、偏西,脊线9月异常偏北、10月偏南、11月接近常年。印缅槽9月显著偏强,10—11月接近常年。9月印缅槽偏强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共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以北至黄河下游地区多雨;10—11月东部地区水汽条件整体偏差。9—10月近海台风频繁活动,造成华南地区降水偏多。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受到大气季节内变化的显著作用,热带海温异常的影响不典型。  相似文献   
63.
太阳辐射与西北太平洋副高季节性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全荣  王宁邦 《热带气象》1989,5(4):289-294
  相似文献   
64.
对1980年7月29日—8月16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和1983年7月16日—8月12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北的两次季节内副高中期进退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加热差异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东亚季风与对流活动、副高进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大气水汽的输送和收支及共对副热带干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雄 《大气科学》1990,14(1):53-63
  相似文献   
66.
大气水汽的输送和收支及其对副热带干旱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国雄 《大气科学》1990,14(1):53-63
本文利用1979年9月至1984年8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四次的十三层分析资料,研究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对水汽输送和收支的贡献。指出Hadley环流对水汽从副热带向赤道输送和从冬半球向夏半球的输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热带行星波则把水汽从热带输向副热带。在中高纬的水汽向极输送中,天气尺度的波动比行星尺度的波动更重要。在南半球,天气尺度的波动支配着水汽的输送过程。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副热带干旱受到nadley环流和热带行星波异常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1993年河南异常气候主要特点为:夏季凉爽,冬季、秋末雨雪充沛。仲春、夏、初秋有旱情出现;春、夏、秋三季日照均偏少。主要异常气象要素值降水和气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的出现均与1993年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异常和副热带高压、极地冷涡等主要天气系统的异常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70.
OLR揭示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揭示并解释了北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显着东西向振荡的年循环现象,探讨了用卫星资料研究副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