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大气科学   39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顾平  仵国政 《气象科学》1989,9(3):328-334
本文利用ECMWF/WMO2.5°×2.5°网格点资料,对1982年7月西平洋副高的一次明显北抬过程中水汽场及水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北抬活动中水汽场分布和水汽收支有明显的特征,北抬阶段与北抬后稳定阶段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认识了副高水汽场结构的复杂性,为探讨水汽场及水汽收支的变化在副高北抬活动中的作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2.
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dbl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H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动与太平洋副高形态活动之间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关联。  相似文献   
133.
李新芳  卫鹏 《四川气象》2003,23(2):19-19,21
分析西太平洋副高与洛阳地区暴雨的关系。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南撤,直接影响了暴雨的分布,并且分析了副高周期性跳跃、振荡。此外对副高等高线分布与暴雨产生的区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眉山市近年来出现的低温条件下,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大气环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眉山低温条件下产生区域暴雨天气形势特征,总结出眉山市区域性低温暴雨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5.
在“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 :副热带高压结构气候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亚洲夏季风爆发与当地对流层中上层东西向暖脊的经向位置变化关系。亚洲夏季风相继在孟加拉湾、南海和南亚爆发期间 ,除了对流层高、低空风场及深对流活动在季风爆发前后具有反相的变化以外 ,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大气经向温度梯度亦具有明显的反相特征。对流层中上层 (2 0 0~ 5 0 0hPa)脊面附近建立的北暖南冷的温度结构 ,能够反映亚洲各季风区夏季风爆发共同的本质特征 ,根据季节转换的热力学基础 ,指出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作为度量季风爆发的指标是合理可行的。文中提出了以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对流层中上层大气经向温度梯度作为表征季节转换的指数 ,给出了确定季节转换开始日期的具体定义以及历年季节转换日期序列 ,同时给出由85 0hPa纬向风和OLR表征的季风爆发日期序列。相关分析表明 ,85 0hPa纬向风只是个区域性指标 ,而南北温度梯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6.
影响凉山州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年忠 《四川气象》2002,22(2):39-41
本文分析了影响凉山州的主要天气系统及所产生天气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7.
对延安市大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副高活动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出延安市大降水高空环流形势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了基于T106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延安市大降水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138.
尹洁 《气象》2005,31(11):74-77
通过分析2004年6月副高、阻高系统的特征,并将其与历史少雨年和多雨年差值场做对比得出:2004年6月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北、鄂霍次克海阻高偏弱是江西降雨偏少的重要原因;6月500hPa高度距平场沿东亚沿岸呈“- + -”分布有利江西少雨.利用OLR资料分析ITCZ与江西6月降水以及与副高的关系得出:ITCZ偏强有利江西少雨和有利副高脊线偏北.  相似文献   
139.
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MICAPS数据、卫星云图及双偏振雷达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8月16日和9月6日浙中两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次短时暴雨均为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背景下的准正压型强对流天气,其触发系统为流场强迫的地面中尺度辐合中心/辐合线;从10 min雨量随时间表现可见,前者为持续时间约为0.5 h的类双峰型分布,后者则呈单峰型分布;两者都是受维持时间为2~3 h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前者由多个中γ尺度对流云团先后影响造成,前后两个强降水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不同,后者是由单个中γ尺度对流云团引起,强降水时段与云顶黑体亮度温度(TBB)的低值区对应,呈现出低质心降水,降水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松花江中游历史上江洪灾害年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找出了控制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大尺度环流框架。利用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定海域的海温、海冰预报汛期大尺度环流地理位置和强度,间接预报松花江中游流域内的江水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