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低空位涡扰动、非绝热加热与气旋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湿位涡的扰动量出发,来分析气旋发展过程中高低空位涡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层位涡扰动先于气旋并孤立于高层位涡扰动而存在,在气旋发生过程中,低层正值位涡扰动发展上伸,与高层下传的位涡相接,形成一条正值位涡扰动柱,而湿位涡扰动柱的形成正是气旋发生的重要标志。江南暴雨期的非绝热加热主要由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造成,最大加热层的出现,是低层位涡扰动产生和向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气旋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应用7年(2006年5月18日—2013年5月18日)的CloudSat卫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发生频率的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三个地区的视热源、视水汽汇Q1、Q2,分析探讨了三个地区与云发生频率相联系的加热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的发生频率分别为35%、22%、27%,其中:青藏高原和东亚季风区的低云频率最大,中云次之;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高云和低云的频率大,分别为19%和16%。具体云型来看,青藏高原多高层云、雨层云;东亚季风区多高层云和卷云,夏季深对流云频率增大明显;西北太平洋地区多卷云、深对流云和高层云。三个地区视水汽汇Q2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与云发生频率对应较好,青藏高原的低云(雨层云)、中云(高层云)形成过程中,凝结释放潜热,加热大气;东亚季风区低云(深对流云)、中云(高层云)对加热大气贡献大;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的主要加热机制是深对流云形成过程中凝结释放潜热以及湿静能涡旋垂直输送。   相似文献   
83.
根据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629a树木年轮年表序列,依据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树木生长时气温、降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年表对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反映敏感,由其重建了该区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史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所重建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比较可靠,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通过对重建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建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藏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年际的历史变化.1374年以来在年代际尺度上,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强时段有4个,即1396~1416年、1684 ~1699年、1816 ~1826年和1875 ~1889年;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弱时段有4个,即1374~1384年、1417~1436年、1802~1812年和1897 ~1909年.在629a中共出现22个极端强年和8个极端弱年,15世纪出现7个极端强年和5个极端弱年.15 ~ 17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多变时期,18~20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相对稳定时段.  相似文献   
84.
There occurred several eruptions from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in Holocene, and at least three of them were believed to be true according to the formal studies. The products of three eruptions were yellow comenditic pumice of - 5000a B.P. (Eruption Ⅰ ), gray comenditic pumice and pyroclastic flow of - 1000a B.P. ( Eruption II, i.e. the millennium explosive eruption), black trachy pumice and welded tuff of - 300a B.P. ( Eruption Ⅲ )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melt inclusions found in phenocrysts, which differ in size and color. The Leitz 1350 heating stage experiments for melt inclusions in host feldspars from three Holocene eruptions of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imply that there were 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melt inclusions from Eruptions Ⅰ and Ⅲ, whereas it was rather complicated for Eruption H, i.e. there might be two kinds of melt with differen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periods, which gave the evidence fo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xplosive millennium eruption of Tianchi volcano was triggered by injection and mixing of two different magma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 1 ) small melt inclusion is easy to be homogenized, while the large one, especially the one with lots of daughter crystals, is rather difficult to be homogenized; (2)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the size of melt inclusion within host crystal, with the temperature point switching from high heating rate to low heating rate, and correlates with whether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obtain homogenization as well; and (3) a melt inclusion can get differen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when it is repeatedly heated. Even more, the nex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is usually higher than the former one, which testifies the phenomenon that hydrogen migration occurs during repeated heating.  相似文献   
85.
肖衡林  张晋锋  何俊 《岩土力学》2009,30(11):3543-3547
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方法的主要仪器设备。在研究加热光纤与流水之间传热过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流速与光纤稳定温升、加热功率等参数之间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方法的理论方程。设计了模型试验,对不同流速与加热功率下,光纤温升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静水与流水中光纤温升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温升曲线都可以分为上升和稳定两个阶段,流水中的光纤温升明显低于静水中的光纤温升,两者的差值随着功率及流速的不同而不同。加热功率越大,两者温差越大;流速越大,温差越大。研究了加热功率对静水中光纤温升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静水中的光纤稳定温升与加热功率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点分析了在一定功率下,流速与光纤稳定温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纤稳定温升与水流速度呈非直线的反比关系。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6.
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63业务数值模式,通过不同的对流潜热加热的敏感性试验,研宄降水对西太平洋反气旋中、短期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的不均匀将引起加热区附近风场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改变.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降水区位置的变化.由此证明,在中短期过程中,降水与副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水汽场初值调整及其对华南降水预报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GMS多通道气象卫星资料推导得到的降水资料估算出的加热率, 作为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始化过程中的非绝热强迫项, 进行风压场的初值调整, 再采用一个与模式中的对流参数化方案相反的逆运算方案, 进行水汽场的初值调整.以保证初始时刻按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计算得到的加热率与由卫星推导的加热率一致. 这一方法在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值化的框架中, 使初始时刻的水汽场得到调整.既实现了传统的初始化目标, 又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的短时预报效果.对华南的两个个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加热对南亚高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明 《四川气象》2000,20(2):18-21
利用5层P-σ坐标系统原始方程模式,以纬 向平均环流为初始场,模拟了高原加热后,大气环流演变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主要特征如对流层高层出现了闭合的反气旋环流、低层高度场和温度场均不所降低等,与实际天气极其相似。说明青藏高原的加热对高原上熔反气旋环流(南亚高压)和低层气旋环流以及东亚大槽等的形式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对降水场的模拟也与客观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9.
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气旋径向非均匀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雷小途 《海洋学报》2000,22(4):24-30
利用平面极坐标系下无摩擦有外源(非绝热加热)的正压无辐散方程,将热带气旋的物理量分解成环境场和扰动,进而求出了热带气旋扰动的行波解,并分析了风场(切向、径向)和重力位势扰动场的径向非均匀松紧结构.表明:这种松紧结构与热带气旋所在纬度的科氏参数(f)、热带气旋的强度(Ω)、热带气旋扰动的圆频率(ω)、热带气旋扰动在θ方向的角波数(m)有关,且不同要素的松紧结构不尽相同;同时还受非绝热加热(Q1)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风场(切向、径向)呈内紧外松的非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0.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6,25(6):975-982
利用1958—2006年日喀则和玉树观测的历年各月平均地面(0 cm)温度和气温(百叶箱)资料,采用新量纲重新计算并续补了48年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后延1~2个月的显著相关,干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除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外,总体表现出春、夏季由弱变强,秋、冬季由强变弱,且具有稳定而显著的准11年和17年周期。持续的太阳黑子数偏少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变长(太阳活动减弱)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太阳活动是引起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