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91.
华南地区降水与雾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分析了华南地区雾(能见度)的影响因子,重点分析降水与雾的联系。分析表明,华南地区降水与雾有显著的关系,有无降水反映了不同过程和类型的雾,其形成条件和机理相应也不同。轻雾和浓雾在形成条件和机理上有重要差别,而不仅仅是程度的不同。在成因和因子分析基础上对雾(能见度)进行数值模式释用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2.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东部地区大雾频繁—2000年12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气象》2001,27(3):62-63
  相似文献   
593.
冀北雾迷山组岩石密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冀北地区雾迷山组611件岩石样品的密度数据,进行了岩性密度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密度大小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再通过密度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冀北地区雾迷山组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特征。通过这一实例,说明了岩石物性参数可以定量地研究沉积环境,能够成为地质环境研究的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94.
周小平 《地质论评》1991,37(5):456-459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由球状、椭球状和丝状体组成,个体数量丰富,保存完好。其中带刺疑源类Micrhystridium sp.和螺旋状弯曲丝体Obruchevella sp.的发现,大大提前了各自出现的地质时代,表明它们并不局限于震旦纪—早寒武世。而Archaeoellipsoides属,迄今在世界不同地区相近时代地层中的发现,似乎表明这类形状特殊的微化石具有潜在的地层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595.
核形石雏形--弥散粒--以天津蓟县雾迷山组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震 《沉积学报》1992,10(2):19-27
本文首次报道了天津蓟县中元古宇雾迷山组核形石的演化系列,依据雾迷山组的相序,辨释了它纵向序列的旋(韵)律沉积特征,进而筛析了此中核形石的成生.发育全过程,遂得以认出核形石的雏形--弥散粒.从核形石发育的各个时期看,其生成环境,特别是水动力势态.有着不同强度的能量.  相似文献   
596.
597.
598.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Ⅰ)——数值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球  许绍祖 《气象学报》1993,51(3):351-360
本文建立了一个描述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数值模式,预报量包括风速、温度、比湿、雾含水量及雾滴浓度等。 采用了新的雾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及湍流交换系数公式,构造了考虑水汽、水滴对红外辐射吸收和发射及水滴对短红外辐射散射的辐射参数化计算方案。 对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雾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599.
设计了运用地形追随坐标系处理复杂下垫面上三维流场的方法,对重庆市区冬季晴天的局地环流结构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指出,夜间四周山区有下坡冷空气向市中区汇集,午后逐渐转为谷风环流。这种局地环流结构对重庆雾的生消与污染物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0.
本文的分析及对比依据是以不同森林覆被率分区。从分析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区的气候特点入手,重点探讨了森林生态对气候长期影响的气候效应。指出大兴安岭森林植被使年平均气温偏低1.6℃(剔除地理地形影响外),且林区的年平均气温各年代间变化振幅偏小。指出年降水量各年代的均方差、变异系数、变率等均比对比区明显小得多。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植被有维持气候稳定性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