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399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2118篇
海洋学   502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北大巴山志留系滔河口组火山-沉积地层发育有粗粒玄武岩、细粒玄武岩、杏仁构造玄武岩和枕状玄武岩四种斑状玄武岩相。它们都属于碱性玄武岩,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Ti、贫S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Th、Rb、Ba)和LREE,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稀土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型式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特征。斑晶主要属于单斜辉石族中的次透辉石-透辉石,具有与全岩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形态,表明四种玄武岩相由同一岩浆源区形成。由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计算获得的初始岩浆深度大于67.65km,表明岩浆源区来自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在39.93~67.65km、14.52~20.46km、4.62~9.24km三个深度范围发生了储积结晶,最后喷出到地表分别形成粗粒玄武岩、细粒和枕状玄武岩、杏仁构造玄武岩。粗粒玄武岩中富含金云母表明岩浆源区遭受了富不相容元素流体的交代作用。玄武岩全岩、单斜辉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火山-沉积序列共同表明,滔河口组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环境。  相似文献   
962.
北秦岭西段冥古宙锆石(4.1~3.9Ga)年代学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2007年王洪亮等报道在北秦岭西段火山岩中获得一粒年龄为4079±5Ma的冥古宙捕虏锆石。之后,对这一发现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除利用SHIMP技术方法对原4079Ma的锆石进行验证外,新获得了两粒~(207)Pb/~(206)Pb年龄为4007±29Ma和3908±45Ma捕获的变质成因锆石,表明早在4.0Ga已经有变质作用的发生,这或许说明在冥古宙时期地球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厚度的地壳。同时开展的岩石学研究表明,蕴含古老锆石的母岩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而不是火山熔岩。  相似文献   
963.
安芳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0,26(8):2275-2286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位于新疆北天山吐拉苏盆地的西北缘,赋存于泥盆纪-早石炭世火山-沉积地层底部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中,围岩经历了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多期硅化和角砾化、碳酸盐化和重晶石化,金矿化与硅化围岩紧密伴生。矿体呈透镜状、层状和似层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主要由热液角砾岩型矿石组成,其热液演化期由四个阶段组成:I:硅化及绢云母化——在围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中形成大量浸染状石英、绢云母和少量黄铁矿;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a,角砾为早期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烟灰色玉髓状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b,角砾为热液角砾岩a和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V:方解石-重晶石阶段——形成大量粗大的方解石-重晶石脉。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本身富集V、Cr、Ni、Cu、Sb,且其中的Mn、Co、Zn、B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主要来自火山岩围岩。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轻稀土元素逐渐富集、氧化性增强。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模拟计算表明,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与区内火山岩再平衡的岩浆水,其中金浓度为1×10-6~2×10-6,形成该矿需要约1×108~0.5×108t岩浆热液,蚀变围岩和矿石中黄铁矿富集轻稀土元素。角砾化作用及其伴随的氧逸度升高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64.
在所有曲变星类型中,北冕座R型变星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亮度原因,这类变星发现的数量非常稀少,甚至比超新星还要少得多。但它们有着各种不同寻常的行为,包括光变曲线、光谱、消光曲线、红外辐射等等。自1795年第一颗北冕座R型变星发现以来,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但至今仍有很多谜团有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965.
阐述了一种用于时间同步系统的高性能数字移相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该系统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其同步精度小于100 ns,移相精度可达5×10-10 s,同时能够实现精度为10-6 Hz的频率调节。该系统是为时间同步系统设计,并可广泛应用到军用、电力、通信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966.
冯义  陈寿根 《探矿工程》2010,37(8):76-80
城市地铁广泛采用盾构施工,目前城市盾构区间施工一般具有工程量小、里程短、盾构过站多、盾构调头多等特点,盾构过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盾构过站一般场地狭小、工序繁多,合理的盾构过站,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结合工程实际,对盾构过站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7.
北祁连构造带冷龙岭地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源冷龙岭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的东段,该区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有少量酸性火山岩;对安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 bLA-ICP-MS同位素测定,获得(460.17±0.92)Ma加权平均年龄,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主量元素中w(SiO2)=48.94%~60.97%,w(K2O)/w(Na2O)1,w(TFeO)-w(K2O+Na2O)-w(MgO)图解显示样品全部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低钛、高铝铁等显示具岛弧火山岩的特点。岩石富集LILE元素(Rb、Ba、Th、K等),亏损HFSE元素(Ta、Nb、Ti等);稀土元素总量较低[w(∑REE)为9.88×10-6~42.21×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w(∑LREE)/w(∑HREE)为0.81~5.70],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平坦型,具弱Eu负异常[δ(Eu)=0.59~1.10]。w(Zr)/w(Y)-w(Zr)、w(Ti)-w(Zr)、w(Y)/15-w(La)/10-w(Nb)/8和w(Hf)/3-w(Th)-w(Ta)等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显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形成时代为中奥陶世。  相似文献   
968.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该区有刷经寺联合村、嘎拉、金木达等大中型与超大型金矿床,显示出金矿成矿的良好前景。研究区处于古特提斯东缘的被动陆缘,为稳定大陆边缘海湾或封闭的海湾浊流盆地环境。浊积岩沉积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并在印支期发生低温动力变质,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岩浆活动沿区内构造边缘破裂带发生,形成构造岩浆岩带,并与金及多金属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双向收缩的造山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区域构造条件,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969.
依据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沉积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对该地区的储层特征加以抽象和概念化,建立了飞仙关组储层地质模型。地质模型揭示元坝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段均发育在台地边缘沉积区。其中,台地边缘浅滩最为发育,台地边缘斜坡次之,未见台地边缘生物礁。飞仙关组一段至二段下部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二段上部至三段为台地边缘浅滩沉积。认为飞仙关组二段和三段的鲕滩沉积储集岩为下一阶段勘探开发的重点,其中飞仙关组二段孔隙—裂缝性储层的勘探开发潜力尤为巨大。  相似文献   
970.
叶溪育石煤是湖南省境内一种比较特殊的煤种,其赋矿层位属"下寒武统黑色含矿岩系",主要分布于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下段,一般含石煤层3层,个别地段为4-5层。叶溪育石煤矿可采石煤主要为第二层,厚度4.98~9.18m,平均7.49m。该矿石煤分布面积大,层位稳定,连续性较好;原煤发热量3.52~10.23MJ/kg,灰分产率52.12%~74.32%,全硫平均含量1.56%,为中硫、高灰分、低发热量的劣质煤;煤系地层中同时含钒矿体Z1、Z2、Z3,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其中Z1矿体已达中型规模;根据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含煤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矿床成因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