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海南2008年秋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学款  符娇兰  曹殿斌 《气象》2012,38(7):795-803
利用地面常规与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卫星云图、NCEP FNL全球分析等资料对2008年10月12—14日海南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热带低压、冷空气以及副热带高压三者的相互作用,导致海南低空出现持续的东(东南)风急流,该急流在海南东部沿海形成的向岸风辐合及地形强迫抬升是MCS的重要触发机制,其暖湿输送作用是暴雨区不稳定能量得以循环建立的主要途径。南海东北风冷涌前沿强辐合、潜热加热以及高空强辐散有利于热带扰动的发展与维持。热带低压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导致大气斜压性增强,地转强迫作用与惯性振荡机制使得低压北侧东北风急流加强。东北与东南急流之间的形变与辐合导致持续锋生过程,锋生强迫产生的热力直接环流上升支与低空急流左前侧次级环流上升支是对流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触发机制,低空强潜热加热也有利于对流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2.
通过1989-1995年3~5月的资料分析,运用天气学、统计学的方法,归纳春季冷锋雷雨的预报日子,总结预报方法,为航空气象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通过1989~1995年3~5月的资料分析,运用天气学、统计学的方法,归纳春季冷锋雷雨的预报因子,总结预报方法,为航空气象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胡喻东 《四川气象》1998,18(3):15-17
1992年4日上午9时30分,TB-20飞行执行广汉-遂宁-广汉航线的训练任务,飞机高度1800M,入航后在云中飞行,据机组反映;云中雾蒙蒙的,在飞机两侧的挡风玻璃及机翼前缘出现一层薄薄的冰晶,飞机及时返航,安全落地。根据当日天气形势及条件,对这次结冰天气一性和定量分析,以求掌握此次结冰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5.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2):95-97
1.民國二十九年四月。(1)四月方值寒暑迭代之際,冷暖氣團衝突浸為頻繁。本月上中二旬亦如常年,颮線數見不鲜,惟下旬則NPc氣圍盤踞華中,日久其勢倔強不變,故平均雨量各地多較少於常年。月初一冷鋒由北南侵,在江湖盆地且因地形關係一氣旋造成,漸向日本推進,惟不久冷氣圍漸趨穩定,除山地尚呈陰象外,平原地帶皆轉晴佳。六日至入日雖任穩定冷氣圍控制之下,然各地先後報雨,考其原因則係暖氣流緣冷流之上而北進之故。七日一盛大V形氣旋已  相似文献   
96.
旅顺北路相对于京九、哈大等交通线可以被称之为中小尺度高速公路.文章以旅顺北路为例重点对中小尺度交通经济带产业规划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介绍旅顺北路的基本概况,详细论述中小尺度交通经济带的产业规划要点及其创新之处,总结出中小尺度交通经济带产业规划的原则与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2012年初春华南“高架雷暴”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华南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气象站监测资料以及NCEP客观分析资料,分析了2012年2月27日华南地区发生的一次罕见高架对流天气过程特点.结果表明,在低层强大冷气团控制下,地面冷锋后华南地区出现的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和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较典型的冷区“高架雷暴”,近地面大气层结较稳定,低空存在逆温,强对流天气落区与850 hPa切变线位置有较好对应.中高层的西风槽东南移和高空急流南压,配合低层850 hPa南岭山脉南侧偏南急流显著加强,为高架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边界层冷空气补充南下迫使低层暖湿空气抬升,中高层槽前辐散气流产生高空“抽吸”作用,配合华南上空有利的大气动力和热力不稳定条件,形成了此次罕见的高架强对流.与一般地面发展雷暴不同,此次“高架雷暴”暖湿空气是从逆温以上的850 hPa附近开始对流抬升,而不是从边界层开始.  相似文献   
98.
2011年山西省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1°×1°)逐日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2月25-28日山西的一次连续降雪天气过程.结果发现:此次降雪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2月25日的倒槽冷锋降雪阶段,26-27日的回流降雪阶段,28日的低空切变降雪阶段.过程涵盖了华北地区大到暴雪的3个类型,分别是倒槽冷锋类、回流类、低空切变线类.25-27日的降雪属东路冷空气影响,28日的降雪则由西北路径冷空气影响所致.暴雪过程有不同的影响系统,26日的暴雪天气是850 hPa东北急流、700 hPa西南急流及暖切变和边界层切变线共同作用的结果,28日的暴雪天气则是500 hPa西北冷平流和西南暖平流导致的地面锋生以及700 hPa暖切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28日降雪维持的机理对于低空切变类暴雪天气,对流层中层湿核的出现与消失对降雪的开始和结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于回流类暴雪天气,低层回流对降雪起到了冷垫作用,低空东北急流、西南急流的建立使降雪增幅.26日受东路冷空气影响的回流降雪,从形势特征和高低空配置的完整性分析,预报员相对容易预报暴雪的落区和强度28日在西北路径冷空气影响下产生的暴雪天气是一个预报难点,对这类天气的预报需关注暖湿空气的活动及其维持机制,假相当位温低谷期的开始对降雪的预报有12~24 h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99.
徐成鹏 《地理教学》2014,(19):45-47
地理事件、地理现象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其成因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因此脱离了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的地理问题都是虚无的。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强调问题的具体背景,要讲清楚地理原理所适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要教会学生运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避免把地理知识程式化和凝固化。下面结合最近几年高考试题谈谈地理问题的时空背景对解题的影响。一、地理问题的空间尺度通常按照地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所影响的空间范围可划分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桂香  杜莉  范卫东  王淑凤 《高原气象》2011,30(6):1516-152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山西中北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了两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地面自动站风场上β-中尺度辐合和β-中尺度涡旋是造成此次暴雪的直接原因。降雪强度和落区与风场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