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65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王文宇  王静爱 《地理研究》2001,20(3):380-387
广泛收集来自气象部门、政府减灾部门、新闻媒体等冰雹灾害信息,建立了中国冰雹灾害的数据库;编制出中国冰雹灾害空间格局图,将中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概括为1区、2带、7中心.中国冰雹灾害成灾的范围与冰雹致灾的范围有着一定差别,具有东移、南移的趋势.1949年以来冰雹灾害的主要承灾体类型有6大类、20亚类,其中以粮食作物受灾次数最多,从动态变化角度看,玉米、棉花、花卉、通讯等承灾体亚类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2.
根据1994年4月20日发生的一次较强大风冰雹天气过程,分析其天气环流特征、回波演变过程和人工防雹效果,得出静止锋和倒槽、低涡配合,回波合并是形成大范围大风冰雹的重要因素,人工防雹在局部范围是有一定效果的。  相似文献   
113.
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冷涡一般指活动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空冷性涡旋。本文规定:高空500hPa和700hPa出现闭合的等高线、地面图上无锋面气旋的高空冷性涡旋,并且在此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其中必须在一个省内至少有2个站暴雨,为东北冷涡区域性暴雨日(以下简称冷涡暴雨)。本文应用1980~1989年历史天气资料,对于冷涡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物理诊断分析,在冷涡暴雨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及其热力、动力特征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深化认识冷涡暴雨与气旋暴雨形成的不同物理特征,为冷涡暴雨的预报提供物理因子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4.
贵州区域冰雹天气过程的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师军  刘俄 《贵州气象》1996,20(4):7-11
通过对贵州冰雹天气中天气形势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分析,隐雹天气系统与大范围降雹,连续2日以上降雹的天气过程分析,降雹系统与冰雹落区的关系分析,总结了贵州冰雹天气过程的趋势预报和短期预报方法,据天气系统的配置确定了降雹区,还利用1979-198年3月-5月中的250个冰雹天气和一般雷阵雨,阵雨天气过程的样本资料建立了客观的按月取判断冰雹天气过程的方程。  相似文献   
115.
宋恩洪 《贵州气象》1996,20(4):47-48
1994年5月3日凌晨,在高空深厚大楷和地面冷锋的配合下,形成强单体雹云移经我州偏南地区。惠水、罗甸、贵定和平塘各县防雹作业点,在无雷达回波报告的情况下,抓住时机,适时开炮,迎击雹云。全过程共用人雨弹541发,使跳跃式发展的雹云受到明显的削弱。却保了防区和下风方免遭冰雹的袭击。但在防区外,特别是罗甸县本设防的沫阳镇遭到冰雹大风的袭击,损失惨重。现将这次防雹作业技术总结如下:1天气形势5月2日08时700hPa,在四川盆地有一低涡,我州处于华北到西南深厚大槽前部,槽后有冷平流。地面图上,在川南、康定。成都、万县有一…  相似文献   
116.
徐秋平 《四川气象》1996,16(2):10-16
分析了宜宾地区产生冰雹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其不同环流型下的能量场结构和特点,天气尺度影响系统的物理机制和相互作用。我区降雹主要产生在西风大槽和阶梯槽型下,由其性质可分为冷锋雹暴和暖气团雹暴两类,冰雹天气的产生需要气团内部具备强不稳定层结,动力扰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有利的环境温湿条件.采用潜在性不稳定度和物理量诊断值定量反映降雹前的气团内部不稳定能量结构和影响系统的强度,能较好地客观反映降雹天气的特点,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我国太阳辐射量区域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良松 《地理研究》1996,15(2):21-27
对我国近35年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观测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量普遍减少,变化趋势分别为-246MJ/m2·10a和-16.8MJ/m2·10a,减少量最大中心在长江流域。太阳散射辐射量在东北、华北以及南方地区增加,在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减少。此外,用太阳辐射量倾向率的形式归纳出我国四种典型的区域性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