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65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991.
喀什地区特强冰雹天气云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6月13日-16日,喀什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性的强冰雹天气,本文利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逐时红外云图资料,给出了这次冰雹天气的中悄度云团特征。  相似文献   
992.
2000年冬季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形成2000年冬季阿勒泰地区出现的6场区域性大-暴雪天气过程的欧亚大尺度环流与天气尺度影响系统的特征、水汽条件及垂直运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形成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天气的重要指标,从而进一步提高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实验资料检验扁椭球形雨滴和冰粒后向散射DDA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了DDA法理论,并根据后向散射截面测量实验所选用的扁椭球形粒子,运用DDA法计算了它们在微波段,电磁波垂直于粒子旋转轴入射情况下的后向散射截面。经过对比,DDA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资料一致性较好。同时评价了DDA算法计算的特点,分析了扁椭球雨滴和冰粒的后向散射特性并描述了实验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994.
相似离度在入型判别和定时、定点、定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丰启  崔晶  王仁胜 《气象》2002,28(9):44-48
应用1986-1997年的常规探空资料,用相似离度制作了威海市冰雹强对流天气定时、定点、定量的概率预报方法。根据合成的威海市冰雹的四种环流型的数值信息,用相似离度实现了预报场的入型判别,应用HLAFS某时刻预报产品和多级相似方法实现威海市冰雹的多时次,定时、定点,定量、客观自动化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995.
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应用多指标叠套法和权重系数法及PP预报方法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预报试验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996.
从榴辉岩与围岩的关系论苏鲁榴辉岩的形成与折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华北和扬子两板块碰撞带中的苏鲁榴辉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不但是超高压,而且是高温。榴辉岩的PTt轨迹表明其为陆-陆磁撞俯冲带的产物。榴辉岩的区域性围岩花岗质片麻岩为新元古代同碰撞期花岗岩,榴辉岩及其他直接围岩皆呈包体存在于其中,并见新元古代花岗岩呈脉状侵入榴辉岩包体中。区域性围岩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中发现有柯石英、绿辉石等包裹体,表明新元古代花岗岩的组成物质也经受过超高压变质作用,且榴辉岩与围岩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体系同位素年龄基本相同。但新元古代花岗岩所记录的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期次(或阶段)却少于榴辉岩。椐上述可得如下推断:超高压榴辉岩与新元古代花岗岩岩浆是同时在碰撞带底部(俯冲板块前部)形成的;榴辉岩的第一折返阶段是由新元古代花岗岩岩浆携带上升的,其第二折返阶段是和新元古代花岗岩一起由逆冲及区域性隆起而上升,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997.
用定向定位调整法确定区域性椭球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使GPS网严格地归算到地方独立坐标系,提出了一种使区域性椭球面更密切地吻合于既定投影面的新方法;先改动已知椭球的长半径和偏心经,使椭球面与投影面在位置基准点处相交,再对椭球的定向进行调整,以消除椭球面相对于投影面的倾斜。为此,推导出作为旋转角的垂线偏差分量与大地高变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由于重新定向而引起的椭球中心的平移公式。尔后利用宁波市GPS控制网实测资料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异常压力天然气藏(Anomalously Pressured Gas,APG)主要指“盆地中心”天然气系统(BCGS)中,天然气含量丰富,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天然气资源。例如,美国怀俄明州Wind River盆地的面积约为8500mi^2,其USGS异常压力天然气资源量估计是900Tcf,但目前产气量累积不足1Tcf。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开发程度的不平衡在所有“盆地中心”异常压力天然气藏中是很典型的。因此,对于蕴藏在BCGS中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尚待更为有效的开发。过去,开发APG资源困难且昂贵,但最近怀俄明州Greater Green River和Wind River盆地的开发成功,以及早些时候阿尔伯达、Denver—Julesburg和San Juan盆地的成功开发均表明,更为有效的开发是做得到的。最重要的是,当异常压力天然气藏的开发取得成功的时候,财政上的回报是显著的。为了更充分地开发盆地中心APG资源,大幅度提高天然气资源转换为能源储量的比率和数量,则需要新的和更富有创新性的开发策略、技术和判断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天然气新技术开发公司(IDT)的研究团队已经研发出一系列高效勘探和开发异常压力天然气藏的新的有效方法。应用IDT技术可以在钻井之前为开发者提供下列必要的信息:(1)天然气饱和的岩石/流体系统的空间分布,包括压力封存箱边界;(2)区域压力界面或正常和异常压力(或超压,或欠压)的流体之间界线的位置和性质;(3)流体中天然气和水含量的确定;(4)微裂缝群的识别和空间分布;(5)断层的方位和时序;(6)储层属性特征。借助由IDT技术所提供的油气系统的信息,可以使开发者设计并应用最优化钻井方案,从而避免当前与含气异常压力地层开发有关的许多灾难性的陷阱。  相似文献   
99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抬与中高纬阻塞高压脊上发展东南移的小波动结合,是这次区域性暴雨的环流背景;T213数值预报的各种物理量预报随暴雨临近增强,且与暴雨落区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尼玛区幅、热布喀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证实测区内发育含有华夏生物群分子的上二叠统敌布错组。查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发育一套中侏罗世稳定型浅海碎屑岩沉积。发现结合带南侧存在中晚侏罗世滞后型岛弧火山岩和后碰撞型SP花岗岩带,认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在测区表现为向南俯冲的构造极性,闭合时间在中侏罗世以前.根据格仁错地区推覆构造和帮勒右行斜冲挤压韧性变形带初步研究结果,提出永珠-格仁错构造带是一个具有多期活动特征的区域性构造带,并属于狮泉河-申扎-嘉黎构造带的一部分。识别出冈底斯岩浆弧存在2个相对集中又有所套叠的岩带。发现冈底斯中段存在一个矽卡岩型多金属成矿带,在冈底斯北坡古近纪盆地日贡拉组中发现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