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014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498篇
地质学   1980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燕山-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收缩变形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太行山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的逆冲构造、基底为核的大型纵弯褶皱构造,以及韧性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主要有近WE,NWW和NE-NNE向.在总体构造线呈NNE向展布的太行山构造带和辽西燕山东段,均发现有近WE向和NWW向收缩构造变形.收缩变形发生在二叠纪晚期、三叠纪、侏罗纪及早白垩世.它们的发生已经使克拉通遭受破坏.燕山中部近NS向构造剖面复原表明,在135Ma之前的构造变形缩短率约为38%.华北东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显示,收缩变形前的地壳厚度约为35km.如果将上述地质历史时期韧性剪切收缩变形反映的变形深度(20~25km)作为卷入收缩变形的地壳厚度,并假定水平缩短变形量由垂向地壳加厚所调节,则在南北向缩短变形之后地壳厚度可达47~50km,已经接近拆沉构造模型下地壳榴辉岩化所需的地壳厚度.同时,加厚地壳均衡抬升产生的重力势能差,与地壳加厚期间持续不断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岩石圈强度弱化,为在区域构造应力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形下产生中浅部地壳的伸展垮塌创造了充分条件.因此,燕山太行山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克拉通岩石圈浅层稳定状况的破坏,另一方面为在深部可能发生的拆沉作用和在浅部产生强烈伸展变形创造了有利条件.拆沉作用和伸展变形可能同是早期收缩变形导致地壳强烈加厚的结果.伸展变形既可以与拆沉作用相伴发生,也可以单独出现,不宜将浅层伸展变形作为深部拆沉作用曾经发生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92.
最近1:5万地质填图发现,在华北克拉通西部阴山地块西乌兰不浪地区的高级变质杂岩中,存在一套由蓝晶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石墨蓝晶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石墨石榴长英片麻岩和石榴蓝晶石英岩构成的岩石组合(蓝晶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组合).它们以构造残片形式产于由太古宙兴和岩群和紫苏石英闪长质-紫苏斜长花岗质-紫苏花岗质片麻岩(狼牙山片麻岩...  相似文献   
993.
白云鄂博矿床基底岩石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健  李印  凌明星  孙卫东 《地球化学》2011,40(3):209-222
白云鄂博裂谷带发育于古老基底之上,并在裂谷带中形成了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床.但是由于古老基底在白云鄂博矿区出露较少,研究工作开展不多.本研究对象是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地区宽沟断裂东段被第四纪沉积层覆盖的冲沟中的基底片麻岩.主元素特征是,SiO2含量介于47.07%~79.10%之间,低钛,低钙,Al2O...  相似文献   
994.
微山稀土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鲁西地块,为与碱性岩相关的伟晶岩型稀土矿床.根据单颗粒云母Rb-Sr定年,其形成于119.5 Ma,属于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一部分.稀土矿物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激光Nd同位素研究表明,稀土矿的成矿物质与其围岩碱性岩一样,来源于富集地幔.对稀土矿脉中的石英、萤石和重晶石的流体包...  相似文献   
995.
赞皇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南段、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出露于该变质杂岩区中南部的含石榴石的斜长角闪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均保存了三期矿物组合:进变质、峰期变质和退变质矿物组合。这两大类变质岩石中,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以石榴石变斑晶核部的包裹体矿物组合为代表,变质高峰期矿物组合(M2)由石榴石变斑晶"边部"和基质矿物组成,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主要是环绕石榴石边部发育的"白眼圈"状后成合晶矿物组合。泥质片麻岩中的石榴石变斑晶均保存了明显的成分环带,且在边部很窄的范围内XMn有所增加、Mg/(Mg+Fe)有所降低,指示存在变质高峰期后的退变质过程。温度与压力计算结果表明,赞皇斜长角闪片麻岩所经历的进变质阶段(M1)温度约为640~710℃、 压力约为8.2~8.6kbar;高峰期(M2)变质温度超过810℃,压力大于12.1kbar;退变质阶段(M3)的温压范围为590~670℃和3.2~5.6kbar。此前的研究已说明泥质片麻岩的进变质阶段(M1)变质温度为660~690℃,压力为9.0~9.2kbar;高峰期(M2)变质温度超过780℃,压力大于12.5kbar。变质高峰属于中压相系的顶部至高压相系的底部。斜长角闪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均记录了典型的顺时针P-T轨迹,并显示近等温减压(ITD)的退变质片段。对泥质片麻岩中多颗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的SHRIMP U-Pb定年表明,变质高峰期时代为1821±17Ma。变质作用历史说明赞皇变质岩区卷入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之间的俯冲-碰撞、随后的快速隆升过程,为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早元古代末期(~1850Ma)存在的造山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  相似文献   
996.
应俄罗斯全俄地质研究所(A.P.Karpinsky Russian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VSEGEI)邀请,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王小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科学院代表团一行8人于2011年6月5-12日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  相似文献   
997.
学文 《河南地质》2011,(11):1-1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举措和政策支持等。《指导意见》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对于促进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化工矿产地质》2011,(3):F0004-F0004
华北院成立于1978年1月,原名化学工业部化学矿山规划设计院,1996年6月更名为化学工业部华北规划设计院,2000年10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整体进入中国寰球工程公司,2003年3月起更名为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华北规划设计院.也是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的工程设计中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2800万元。  相似文献   
999.
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华北及东北地区莫霍面深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深地震探测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深地震探测研究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该区的莫霍面深度与变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内蒙褶皱带内,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渤海湾盆地.东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大兴安岭地区,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依兰-伊通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00.
兴蒙造山带东缘是中国重要内生多金属成矿区,继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大型大黑山钼矿床以来,近十年来再度相继发现20余座大型、中型及小型内生钼矿床,使得该区成为中国大陆重要的钼成矿区,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在进行矿床成因分类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成矿时代、成矿期和成矿动力学背景,这一成果为深入认识该区钼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和未来地质找矿战略部署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