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85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44篇
地球物理   445篇
地质学   1663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华北克拉通马兰峪隆起北侧的下马岭组页岩中广泛发育辉绿岩床。分别利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离子探针质谱法和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辉绿岩中锆石和斜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辉绿岩的侵位年龄1320Ma±6Ma。该年龄数据的获得制约了下马岭组的上限年龄不老于1320Ma。将下马岭组置于1400~1350Ma的区间内。综合已有的测年成果,对华北克拉通燕辽裂陷槽内中元古界的划分方案进行了厘定,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元古界划分方案。建议方案中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时限为1800~1600Ma;蓟县系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时限为1600~1400Ma;蓟县系之上1400~1000Ma期间的地层为待建系,亟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辽西地区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地区台子里发育一套花岗质片麻岩和表壳岩捕虏体的岩石组合,原划定为建平群大营子组,近年的研究将建平群大营子组解体为花岗质深成侵入体和层状岩系.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与辽西建平大营子地区叶柏寿片麻岩、曹家烧锅片麻岩具有相似特征.通过对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形态分析和LA-ICP-MS准确定年,确定2 522 Ma的岩浆侵位年龄,代表了大营子组底部花岗质片麻岩的侵位时代为太古宙晚期,是辽西地区太古宙重要的岩浆事件,并为本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重要陆壳增生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信息.  相似文献   
993.
华北陆块南缘四十里长山地区下震旦统四顶山组叠层石白云岩与其上部凤台砾岩的接触界面上为一薄层黄铁矿,对其宏观和微观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一接触界面为裂离不整合。这一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和确认为研究华北陆块在Rodnia超大陆裂解时期的地质响应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为研究凤台砾岩及其相对应地层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构造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994.
激光ICP-MS锆石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出露于辽东半岛南部金州地区的太古宙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440~2500Ma左右,比辽宁北部—吉林南部大致同时的太古宙花岗岩形成略晚,或基本相当。结合其它地质证据,上述两者在太古宙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块体(分别称辽南地块和辽北—吉南地块),它们在古元古代晚期因造山作用而拼合在一起。古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两个时期,早期形成的条痕状花岗岩侵位年龄为2160Ma,为辽河群沉积的基底岩石;晚期形成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角闪辉石正长岩形成于距今约1850Ma,标志着辽吉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结束。据此,可确定辽河群沉积—变质的时限为距今2160~1850Ma,其演化时间不超过300Ma。  相似文献   
995.
2003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377次,ML1.0级以下地震409次,ML1.0~1.9级地震827次,ML2.0~2.9级地震112次,ML3.0~3.9级地震24次,ML4.0~4.9级地震5次,没有5级地震(见图1)。  相似文献   
996.
马维峰  王晓蕊  高山 《地球科学》2008,33(3):423-430
如何高效管理、利用中国东部已有地球科学研究数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地球化学数据模型研究基础上, 应用关系数据库和WebGIS技术, 建立了中国东部地球化学科学数据库(ECGD).ECGD深度整合WebGIS技术, 研究者可利用ECGD基于Web对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检索、分析、输出和空间可视化, 查询结果可以标注于基于WebGIS的网络地图, 生成分类、分级专题图, 并对查询结果进行地球化学图解等专业分析.ECGD是第一个基于Web, 集成了数据检索、空间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功能的地球化学科学数据库, 为地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地球化学数据管理、共享、获取、交流的协作平台,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华北煤田瞬变电磁勘探深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瞬变电磁勘探在华北煤田的勘探深度,利用瞬变电磁感应电压晚期段表达式,通过指定仪器最小可分辨电压,推导出瞬变电磁勘探最晚可检测出有效信号时间及最大探测深度表达式,计算了特定情况下的极限探测深度和最晚有效信号检出时间:在发射磁矩为10002×20 A.m2,地层电阻率分别为10和100Ω.m时,瞬变电磁勘探最晚有效信号检出时间为209.6 ms和52.6 ms,最大探测深度为1823 m和2889 m;以实测典型华北煤系地层瞬变电磁曲线为例,其计算机反演深度达1400 m;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仪器和正确的工作装置,瞬变电磁勘探可以满足华北煤田目前开采深度的勘探需要.  相似文献   
998.
1987~1998年间唐山铅垂线变化及其与周围地震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心  李辉 《中国科学D辑》2008,38(4):432-438
利用中国北京-唐山重力网1987~1998 年间46期重复重力测量的资料计算了唐山所在地的铅垂线变化. 将所得铅垂线变化的测量结果与唐山周围同期发生的38 次地震(M≥4) 比较后发现, 两者之间关联. 唐山邻近的地震, 以及其周围的地震, 其发生的时间往往与唐山铅垂线开始反向变化的时间相符合.  相似文献   
999.
华北地台类的演化与煤层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北地台59处创面全涵盖式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华北石炭、二叠纪类生物群演化系列,并划分为6带13亚带,从中抽取4个与煤层生成关系密切的阶段加以详细讨论,分别称为:(1)Pr阶段;(2)T阶段;(3)Ps阶段和(4)S阶段。其中第1阶段反映煤盆地的构造启动,另外3个阶段分别代表太原组底部厚煤层、山西组主煤层、南华北区大风口组煤层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渤海海峡及邻区现代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震源机制解资料推演并分析了渤海海峡及其周围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分区差异及地震破裂性质。认为构造应力场在某些局部与大区域之间有一定差异,而主张应力轴方位参数一致性稍好些,约在330°~360°之间,取向为北北西;构造应力场存在分区差异,尤以南北纵向差异明显;由于研究区内包含了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性质各异的多个构造单元,地震破裂方向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