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单站暴雨客观预报的一种适用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滑动分区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模型,研制福建省建阳市单站5~6月暴雨客观预报模型,以提高单站暴雨预报能力。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客观预报模型因子结构简单而天气学意义明了,具有预报准确率较高、稳定性好。各预报模型的三层形势特征都能体现出有利于暴雨生成的合理垂直配置。在2000~2002年的试用中,准确率平均比主观预报高出50%,且无漏报。在2003年的试用中无空报也无漏报。这表明该技术模型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单站暴雨客观预报能力和效果的适用模型。  相似文献   
62.
简述了单基站及多基站差分基本原理和定位误差分析,提出了适合试验场高精度位置测量的双基站GPS差分技术,用动态数据说明其符合试验场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3.
利用我国9个电离层观测站第21和22太阳周大约20年的,f<,0>F<,2>月中值数据,分析太活动和地磁活动对电离层,0>F<,2>的影响.结果显示白天和夏季夜间f<,0>F<,2>和太黑子数R之间存在着明显非线性关系,并且随着纬度的降低逐增强.当回归分析加入地Ap指数时,多重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误差进一步减小,说明同时考虑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线性影能够更好地描述f<,0>F<,2>的变化.基于f<,0>F<,2>与太阳黑子数R及地磁指数P之间的非线性统计关系,利用Fourier级建立9个单站谱模型,并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行了比较,精度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64.
中纬度夏季夜间异常(midlatitude summer nighttime anomaly, MSNA)区域内的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的日变特性存在季节性差异,能否有效描述MSNA的特征是检验电离层TEC经验模型精度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MSNA现象,提出了一种适合MSNA...  相似文献   
65.
飞机运动加速度的测量精度是制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相较于传统动态差分GPS(differential GPS,DGPS)技术,所提方法采用单站测量模式,无需布设地面基准站。首先通过相位历元间差分解得高精度历元间位移序列,然后结合泰勒一阶中心差分获得载体加速度,重点分析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对加速度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卫星轨道产品对加速度估计影响较小,而卫星钟差采样率对加速度估计的影响很大。结合中国陕西省境内的GT-2A航空重力测量系统飞行实测数据,利用单站法解算的加速度联合重力和姿态数据解算重力扰动结果与DGPS解算的重力扰动符合较好,当滤波长度为100 s时,两者互差优于1.0 mGal。重力扰动交叉点不符值网平差后,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为1.13 mGal。与地面重力实测值比较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DGPS方法在精度上基本一致,说明单站法标量航空重力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在台风降水云区中,有的站点出现大暴雨,有的站点不出现大暴雨,这给单站预报带来难度。为了提高台风降水云区中单站大暴雨预报准确率,利用T213客观分析场和预报产品,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在西进途中的多站点进行水汽来源、不稳定层结维持以及次生中尺度辐合等研究,并探讨单站大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和不发生大暴雨的原因。研究表明:单站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次级环流出现;站点200hPa为明显的负温度平流,850hPa为明显的正温度平流;站点高低层均为正涡度中心,且低层正值大于高层正值;站点散度场高低层都为负值中心,或高层为正值中心、低层为负值中心;站点垂直运动中心速度值要达-140×10-3hPa·s-1以下。另外,站点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给与辐合;台风中心西北部水汽通量大值区靠近台风中心西部干舌梯度最大处以及风向和风速辐合最大处。在台风降水云区中,当站点满足上述各要素值时大暴雨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67.
一种Bayes降水概率预报的最优子集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MOS预报最优子集模型,通过消除数值模式系统性误差,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其预报技巧。为了建立Na?ve Bayes降水最优模型,利用2008—2011年T51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对介休、运城、丰宁3个站Na?ve Bayes降水概率分级预报模型进行研究。通过设计恰当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用遗传算法搜寻Na?ve Bayes模型最优子集的计算方案,得到了3个站的最优子集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的拟合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初始子集,能够显著提升数值模式在单站的预报技巧。最优子集模型主要通过降低数值模式空报率提高单站晴雨、小雨预报效果,通过小幅提高正确次数和降低空报次数改善对中雨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8.
利用自动观测系统资料及物理量场,分析了厦门高崎机场2002年12月19日冰雹天气过程.发现冰雹发生前气温呈先升后降的特征,海平面气压显现出陡降陡升的"漏斗状";降雹时气温骤降、相对湿度剧增、风向突变、风速迅速减小.气压的变化验证了在强雷暴中,上升气流下方中低压的存在.单站物理量要素表现为整层大气为上干下湿的对流性不稳定,19日08时和20时厦门站850hPa与200 hPa之间风的垂直切变值分别为4.9×10-3·s-1和5.7×10-3·s-1,0℃层高度(H0)在3.8~4.1km,-20℃层高度(H-20)在6.8~7.2km,满足了冰雹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9.
罗雅 《贵州气象》2006,30(Z1):22-23
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环江县2005年4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指出此次大暴雨天气是高空槽与850hPa切变线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低层暖湿舌的建立及不稳定能量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4月由于暖湿气流不活跃,对强降水过程除了常规资料分析外,相关物理量的分析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0.
结合我国探月项目卫星VLBI测轨资料分析中的实际需求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S、X波段时延测量精度均为1 ns情况下,电离层延迟改正所能够达到的精度;二是在飞行器VLBI测轨过程中,不能确保S、X波段双频观测情况下获取电离层时延改正的可能途径,包括借助于相关电离层模型、利用常规VLBI历史观测资料积累、借助于局域GPS观测网和IGS网单站GPS测量以及借助于专门设计的单站GPS测量等.最后对电离层VLBI和GPS技术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