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中国地名》2011,(2):18-18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占地而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纪念馆的正门上方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金光熠熠的大字,主楼顶部矗立着天圆地方的建筑标志,隐喻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如天地日月永垂于世。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南湖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恢复重建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长春市南湖污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南湖面临着严重的水源危机的观点。同时,提出并详细讨论了恢复重建南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五项措施:(1)清除淤泥体的表层污泥,减轻南湖的内部污染;(2)因地帛宜建造生物氧化塘,对污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3)引导更多的雨水进入南湖。(4)合理开采南湖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补给南湖。(5)改造两条地表径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大南湖凹陷砂岩型铀矿成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大南湖凹陷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特征、厚度及埋深,引入“砂泥比”和“砾岩百分含量”概念,指出沉积物源区。分析砂体的厚度及空间展布,研究砂体后生氧化特点,指出该凹陷东部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存在厚度大、延伸稳定的氧化带。认为矿化与后生氧化作用关系密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市大南湖地区瞬变电磁测深在无法探测到基底的情况下,以煤层顶板的展布形态对该区的构造进行了分析,并以找矿目的层为主要对象,对电性层进行了分层解释和岩相划分,达到了预期目的。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开拓了前景。  相似文献   
16.
长春南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显臣 《湿地科学》2005,3(4):274-278
通过对南湖水质污染现状评价与历史追溯,判断长时期的生态治理与近年来的挖泥清污工作对4个代表区域水质的改善效果。选择能够代表水质污染特点的典型指标——BOD5、CODCr、TN、TP、透明度5项因子,对南湖1988年、1999年和2001年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南湖水质近年来有所改善,长时期的生态治理对南湖水质改善作用功不可没;近年来的挖泥清污工作使各区域水质亦有改善,但效果不如生态治理。为了达到最优控制效果,挖泥清污工作应继续进行,并应引进新的水源。  相似文献   
17.
18.
福建省富营养化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及对水体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每季度对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采样分析,共发现大型底栖动 物30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刺铗长足摇蚊,均呈聚集分布;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437 ind/m~2和 17.79 g/m~2,其密度和生物量春季最高,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的年均值分别为1.515和 1.123.比较分析了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组成的历史变化,对水环境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提出了南湖大型底栖动物合理利 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汉东湖和南湖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七步连续提取法,探讨了东湖子湖(郭郑湖、庙湖)及南湖柱状沉积物中的水环境特征、不同赋存形态磷的垂向分布特征及所占的百分比,并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分析采样点水环境特征,发现郭郑湖和南湖间隙水中总磷含量均高于上覆水体,并有较强的释放趋势;而庙湖间隙水中总磷含量小于上覆水,有较大的沉积趋势.通过分析不同赋存形态磷的垂向分布特征,发现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这几种生物活性磷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并且15 cm以下含量变化不大;而闭蓄态磷、碎屑磷和自生钙磷这几种相对惰性的磷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从不同形态磷的百分含量的变化幅度发现,南湖的变化范围最大,郭郑湖其次,庙湖的变化范围最小.各形态磷相关分析表明,郭郑湖总磷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无机磷,其次来自于有机磷;庙湖总磷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无机磷中的生物有效磷,有机磷对其贡献并不大;南湖无机磷和有机磷与总磷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20.
1区域地质背景大南湖凹陷盆地是新疆吐哈中生代盆地东段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华力西运动晚期形成吐哈断陷盆地的雏形,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大南湖地区主要成煤期。新生代中新世-早更新世晚期伴随着喜马拉雅运动板块碰撞的加剧,盆地北缘较南缘活动强烈,从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