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酒吧问题是参与者根据在过去时间t1,t2 ,t3,…tn 去酒吧的人数 ,然后归纳出在未来的任何时间tn +I(i≥ 1)将去酒吧的人数 ,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况的归纳和对别人心理的猜测来作出决策这一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虽然使用这种方法并不一定有效 ,但能使我们通过归纳的方法获得关于这一现象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竞争优势,促进港口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的实际情况,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相关因素对深圳港和香港港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商品价格和库存成本的提高,货物从深圳港向香港港转移,但转移幅度逐渐趋缓;深圳港在中低端商品的货源收集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香港港对高端商品的吸引力更强;货运结构逐渐向中高端商品过渡对于提高港口收益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深圳港应通过降低商品库存成本而降低经营风险;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通车有效缩短腹地运输时间,对于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和库存成本组合都将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13.
胡志丁  张喆  赵路平 《地理学报》2023,78(1):198-213
地缘环境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方向,汇聚了国内地缘政治研究力量,推动了国内地缘政治学科的复兴。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地缘政治、地缘环境相关研究最新发展和趋势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地缘环境研究的理念、议程与路径。地缘环境研究理念是以多元地缘体间互动实践为中心,将地缘环境理解为多元地缘体互动实践的“信息”或称决策信息集,也是多元地缘体互动的结果。因此,地缘体行动决策既有在完备信息下的决策,也有在不完备信息下的决策,甚至还有在不能甄别信息真假情况下的决策。在此新理念下,地缘环境研究大致包括地缘环境要素解析(本底、关联、结构3类要素)、地缘环境时空过程与机制表达和地缘环境支撑体系设计三大研究议程。为了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尺度和多元行为体,论文以缅北冲突为例展现了地缘环境研究的三大路径,即跨领域互动、跨尺度耦合和多元地缘体博弈。在当今百年变局的复杂形势下,明晰地缘环境研究的理念、议程与路径,对准确、科学分析当前复杂局势和提出中国应对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征收前后价值变化研究对于不动产征收主体博弈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不动产征收补偿价格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主要通过城乡不动产征收前后价值变化以及被征收人利益损害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目的下的中国不动产征收主体博弈模型及行为选择。研究认为:(1)基于预期收益原则的不动产征收价格评估为不动产征收补偿与征收增值收益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公共目的性征收分析表明被征收人的权益保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角色定位,基于非公共目的性征收分析表明由于增值利益分配的零和博弈冲突以及政府的惯性强势思维,对现有政策体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冲突;(3)基于公共目的性划分的不动产征收与国家收购两种类型有利于区别制定不动产征收政策,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石屋新村为案例地,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收集文本材料等方式获取素材,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维度与过程。研究发现:① 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正义、居住正义、边界正义和信仰正义4个维度,贯穿4个维度的核心和焦点是权力正义。② 4个维度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前2个维度呼应了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部分观点,后2个维度是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③ 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杂糅了政府、企业、村民各自的诉求,导致不同主体展演了多元复杂动态的空间正义博弈与协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配制利益博弈及其法律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利益博弈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分配形式和调节手段日渐多样化,利益分配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二战后一直控制着南海的战略咽喉,中国战略利益的延伸威胁到了美国在南海长期形成的控制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并防范来自中国的挑战,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本文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去研究美国为何重返亚太。研究发现,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是基于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内在动因是美国的大战略决定了必然要控制海上战略通道以及美国欲把南海变成其全球第17条海上战略通道;外在动因是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挤压了美国的海上战略通道空间。对中国来说,在不影响国家大战略以及海洋战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规划战略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公众参与度低、实现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参与主体(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各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性规律,探讨三方博弈系统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运用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最后依据博弈分析结果为探索“政府+市场”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政府是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引导者与推动者,管控成本和社会收益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加强政府的奖惩力度、增加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的潜在收益、降低供给成本对企业参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正向作用,社会公众购买海洋生态产品所获效用的提升与监督成本的减少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问题,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迫在眉睫;该制度的本质是对人和船进行管理,各主体不同策略的选择对其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从捕捞限额制度实施的监管层面出发,构建三方静态博弈模型,研究渔业生产者、渔业监管者和其他渔业生产者的博弈规律;提出应尽快构建监管体系并在实施初期放宽对政府疏于监管的惩罚,建立高额举报奖励机制,设立合理罚款额度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推进和现代渔业综合试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谢涤湘  李华聪 《热带地理》2013,33(2):231-236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关键和难点在于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博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这使得我国城市更新中的权益博弈形成了独特的模式与特征,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更加复杂。文章认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权益博弈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博弈主体间的关系研究不足、对城市更新中的“社会运动”现象研究不够,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注重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逐步构建出合乎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权益博弈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