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MODIS数据反演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照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RossThick-LiTransit核驱动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选择2004年Terra 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aradiometer)500 m分辨率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反演研究,并以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值0.11计算了正午时(北京时间12:00)实际的地表反照率,反演结果与当地的地表覆盖类型和地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藏北高原4个辐射观测站点观测资料与反演结果的比较表明,500 m分辨率反演结果不仅可以满足气候和陆面过程模式的精度要求,而且精度高于美国1 km分辨率反照率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72.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影响,利用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一整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地表反照率的季和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均地表反照率为0.22,生长季(5~9月)的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18,非生长季为0.25。在植物生长初期的5月,地表反照率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5月末至6月初出现全年最低值;植物生长旺季的7~8月,受植被的影响地表反照率相对较稳定,并略高于生长季中其它各月。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呈"U"型,阴天的地表反照率高于晴天。全年地表反照率出现的最大频率集中在0.20附近,非生长季在0.22附近,生长季在0.18附近。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受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的影响,而非生长季受积雪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apply the chemistry version of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Chem) to examine the impacts of black carbon (BC)-induced changes in snow albedo on simulat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severe snowstorm that occurred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0800 26 January to 0800 29 January 2008 (Note that all times are local time except when otherwise stated). Black carbon aerosol was simulated online within the WRF-Chem. The model resuits showed that surface-albedo, averaged over 27-28 January, can be reduced by up to 10% by the deposition of BC. As a result, relative to a simulation that does not consider deposition of BC on snow/ice, the authors predict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27-28 January can differ by -1.95 to 2.70 K, and the authors predicted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over 27-28 January can differ by -2.91 to 3.10 mm over Areas A and B with large BC deposition. Different signs of chang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feedback of clouds an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vapor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74.
上甸子秋冬季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4年秋冬季(9—12月)4次雾霾天气过程在京、津背景地区——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受天气过程的影响很大。4次雾霾影响时段,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σ_(sca)、吸收系数σ_(abs)和单次散射反照率ω都远高于雾霾过后清洁时段的数值,其中气溶胶ω在雾霾影响时段为0.94~0.97,雾霾后为0.84~0.86,平均减小了0.1左右,表明雾霾天气有利于气溶胶的累积和生成。相比于光吸收性气溶胶,雾霾天气对光散射性气溶胶的增加更为有利,反映了二次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对消光的贡献可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75.
藏北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反照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利用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西大滩、五道梁和唐古拉自动气象站(AWS)2006—2007年的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藏北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下垫面的地表反照率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反照率在四季都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U形,早晚大,中午小.日平均和月平均地表反照率有相同的年变化特征,且冬半年的地表反照率远远大于夏半年.受积雪的影响,地表反照率年均值较高,夏季最小,冬季最大,春季大于秋季.针对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下垫面,在四季反照率都有高寒草甸(唐古拉)高寒草原(西大滩)荒漠草原(五道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植被层对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很多对土壤水分被动微波遥感的研究中 ,为简单起见 ,覆盖的植被层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表征其散射和衰减特性。本文中使用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离散模型来研究植被的发射率、传输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刻划组成植被的散射个体如叶、茎、树枝、树干等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 ,因而能更准确地描述植被对下垫面的影响。为了减少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中未知量的数目 ,该文给出了这两个参数的模拟结果分别在AMSR E三种不同频率下的简单关系。  相似文献   
77.
基于DEM的ETM+图像辐射校正及汉江流域反照率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Gilabert[1]大气校正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只需从ETM+图像上获取两个不同海拔高程的暗像元,再依据DEM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出各个高程上的大气及辐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校正,进而获取LandsatETM+1~5和7波段的地表反射率,通过对各窄波段地表反射率的线性组合获取反照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8.
用可见光与红外云图资料综合作降雨量估算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亮温资料估算单站降水量级,结果发现红外和可见光云图结合估算降水量效果比单用红外云图效果要好,大雨的空报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9.
末次盛冰期中国海古地理轮廓及其气候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是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员会(IOC/WESTPAC)发起的“西太平洋古地理图编图计划”中国海部分的初步成果,用101个站位的14C测年和22个站位的氧同位素资料编制了本次盛冰期(20000—15000aB.P.)资料图、古地理图和古海洋图等三张图件。末次盛冰期低海面时中国海轮廓发生重大改观:陆架出露约1.55×106km;表层海流改组以及表层海水温度剧降(比现代低3.5—6℃),比当时同纬度开放大洋表层海水温度下降剧烈。海区面积减少和表层海水温度下降使中国海蒸发量大大降低。根据海陆蒸发速率差异和表层海水温度与蒸发作用之间的关系,估算出末次盛冰期中国海年蒸发量比现代降低约12×10(11)—20×10(11)m3,或相当现代中国年降雨量的1/5—1/3。同时,末次盛冰期陆架暴露、地表反照率增高使地表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减弱。总之,冰期旋回中国海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要获得中国气候演化中海洋因素的定量或半定量数据尚需大量实际资料和数值模拟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80.
在NCAR的CCM3全球模式与RegCM2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CCM3—RegCM2嵌套模式系统,并应用于研究改变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下垫面特征对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植被遭到破坏,退化为沙漠时,使得该地区地面反照率增加,感热输送加强,气温升高,并在西风气流的作用下,30°N以北的东亚大部分地区气温增高,东亚大陆沿海的高度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纬向气流减弱,经向气流增强,东亚大槽亦被削弱,整个东亚地区的季节转换将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