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测绘学   405篇
大气科学   560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786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探讨了如何在不增加监控点数量和不改变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实现需要监控区域的面积最大化,并以需要监控的区域面积最大化为目标来研究一定范围内的最佳监控点位置,将其转化为可视域最优化问题,从而使监控点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及有效。  相似文献   
172.
黄河干流营养盐分布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是海洋获取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黄河干流营养盐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7月(汛期)对黄河流域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等的变化特征及对黄河物质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受地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在上游浓度较低,在中游相对稳定,下游浓度有一定程度升高;相比于贵德而言,黄河利津段悬浮颗粒物、溶解硅和硝酸盐分别增加了近66%、60%和800%。磷限制是黄河营养盐限制的主要特征,且氮磷比呈升高趋势;与资料对比发现,黄河氮增加约1倍,硅下降60%后相对稳定,而磷略有下降。从目前分析看,支流与干流的氮营养盐构成有显著差异。在沿岸表层土壤营养盐含量较高的区域,河段内营养盐含量也较高。流域人类活动是黄河氮营养盐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流域降水减少、水土保持等导致的物理侵蚀作用减弱是黄河硅和磷减少的重要因素;自1986年后,流域泥沙减少导致河流溶解硅降低了约34%,这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3.
青岛潮间带沉积物可培养厌氧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验证设计的简易厌氧培养方法,作者以青岛潮间带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培养基,从青岛潮间带沉积物共分离获得138株厌氧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细菌分属3个门15个属32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64株18个种,在种类上处于优势地位;此外还包括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16株2个种,ε-变形菌纲4株1个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9株8个种,梭杆菌门(Fusobacteria)25株3个种。在属水平上,弧菌属(Vibrio)、Marinifilum属、泥杆菌属(Ilyobacter)、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在数量上占优势。此外,有26株8种细菌(占总菌株数的18.84%)与已知菌的同源性介于89.38%~94.22%,为潜在的海洋细菌新科或新属,表明此简易厌氧菌培养方法在获得新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培养基对特定的类群具有选择性:2216E培养基对γ-变形菌纲分离培养效率较高;SPG培养基在获得新菌方面具有优势(占新菌数62.5%),且这些新菌大多属于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其中SPG-1培养基对于分离硫酸盐还原菌和难培养的ε-变形菌纲细菌具有优势,SPG-4培养基对分离硝酸盐还原菌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4.
介绍了可拓学的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选取了岩土体类型、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已有灾害点数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济南市为例,对可拓学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该方法获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5.
杨友森 《北京测绘》2021,35(11):1417-1422
河南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有63个测站,但仅有6个测站安装有气象传感器,而且数据极其不完整,而气象数据对于(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反演水汽十分重要.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再分析资料插值河南测站的气象参数和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研究结果表明:插值的气压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在1 hpa以内,气温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在5 K左右;针对气温插值结果偏差稍大的问题,对插值温度进行改正,能提高50%左右的精度;将实测气象参数的GPS/PWV和无线电探空的Radio/PWV作为真值,证明了利用插值的气象参数估计河南地区GPS/PWV的精度完全满足需求,进一步提高河南CORS系统在气象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高琛  冯德俊  胡金林  王杰茜 《测绘科学》2021,46(11):32-38,46
针对大多数网络存在精度低,特征冗余,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密集连接特征金字塔网络(DCFPN),将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的特征图通过一组并行深度可分离空洞卷积进一步计算其全局语义信息,并搭建解码上采样网络,加入连接组合特征层的结构,对遥感影像进行语义分割实现崩滑体提取,较好地解决了参数量过多,计算时间较长和精度较低等问题.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和DCFPN在崩滑体数据集上的大量对比实验表明,DCFPN在崩滑体语义分割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并且计算量更少,训练时间更短,能够更好地为应急抢险工作.  相似文献   
177.
根据sUAS在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的实际低空摄影测量作业情况,论述了无人机在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从野外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测绘成果内容的丰富性和直观性、矿山恢复治理设计的便捷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测绘的优势,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78.
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房地一体确权发证工作推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很多地方的房地一体测绘工作中得到应用.本文以韶关市浈江区产业园附近的钟屋村、谭屋村为试验区,采用复合翼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通过布设像控点、POS差分解算、采用专业五镜头倾斜相机飞交叉航线等手段提高模型精度,并基于三维模型采集了房屋要素.经检核,房屋界点误差满足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规范精度要求,试验取得成功,可为同类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9.
基于海温异常的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预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勰  黄平  黄荣辉 《气象科学》2015,35(6):684-690
定义了综合评估南海地区大气对海温异常等外强迫响应的指数,并以此作为中间变量提出了利用前期海温异常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海温异常的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预报性。分析表明:基于前期海温的异常,对于以日为单位预报对象的定量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来说,基本没有可预报性;而对于定性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预测,则可预报性大为提高。其预报时效可以提前至前期秋季的11月份。  相似文献   
180.
张玉娟 《气象科技》2007,35(1):61-65
用1951年1月至2003年12月NCEP/NCAR再分析格点比湿、垂直速度资料,以及杭州站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杭州地区对流层整层可降水量、低层空气垂直上升运动强度以及地面降水量的演变特点。结果发现,可降水量与低层空气垂直上升运动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且这两者均利于降水的时段,降水量不一定偏多,这说明空中水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对杭州6月大气可降水量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全球同纬度地区作了对比,发现近53年来,杭州地区6月份降水量处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