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2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1492篇
测绘学   789篇
大气科学   2812篇
地球物理   302篇
地质学   1511篇
海洋学   118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813篇
自然地理   67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冷空气侵入对台风“罗莎”暴雨增幅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NCAR分析场资料,提供诊断分析方法对2007年16号台风“罗莎”的降水演变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台风登陆后和北方冷空气结合,产生的第2次强降水。结果表明:台风“罗莎”登陆后和北方中高纬西风槽结合,低层冷空气与台风的西北象限发生作用,使台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加强,结果导致了台风对流加强,在有充足的水汽条件下可引发强降水。  相似文献   
982.
台风“圣帕”登陆后环流维持和路径变化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MICAPS提供的实时探测资料及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下垫面对台风“圣帕”登陆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并对“圣帕”登陆后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圣帕”在陆上长久维持过程中,高层高空槽区正涡度平流使其涡度增加,500hPa自外界获得正涡度补充,衰减缓慢并保持一定强度;(2)水汽输送和低空急流的维持支持积云对流发展,积云对流对台风的维持具有正反馈作用;(3)“圣帕”路径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是500hPa大陆副高加强向南伸展,表现为台风西侧环境场的北风风速明显增强,引导气流由东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4)低层冷空气入侵阻挡登陆后的台风低压继续北上,并促使其路径折向西南。  相似文献   
983.
台风“鹦鹉”登陆过程中肇庆降水显著偏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从环流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台风“鹦鹉”登陆过程中肇庆市降水显著偏弱的原因:华南沿海特定的环流背景使台风“鹦鹉”在登陆广东过程中形成“偏心”台风,台风降水云团偏向低层环流西南侧,使台风低层环流正面袭击肇庆所带来的降水显著偏弱。而形成“偏心”台风的主要环流背景是对流层高层强盛的南亚高压及其南侧强劲的偏东风急流;同时,台风前进方向上的副热带高压使台风登陆后迅速减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此外,动力条件方面,台风登陆后,肇庆市低层为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是下沉运动,也不利于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4.
对第一部分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局地最大、最小涡度的存在与所谓的正压不稳定和大气中经常观测到的滚动涡有关。速度廓线中的拐点和涡度极大值点对应不稳定发展的位置。另外,为了改进湍流的模拟,根据“准正则”近似,发展了一个三阶闭合模式。这个模型已被证明可以描述与湍流过程有关的流体动力学变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5.
台风“卡努”的数值模拟与非对称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受到浅海区大陆架和海岸地形的影响,其结构将发生突变.本文用MM5模式模拟了0515号台风"卡努"登陆浙江的过程,表明MM5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出台风路径及其主要雨带.在结构上,登陆后主要完成了从基本对称的垂直分布到东西非对称分布的转换.在热力场方面,登陆后的相当位温、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散度都比登陆前更加有利于暴雨的发生,登陆后的东西两侧也演变为不对称的分布,东侧的水汽比西侧更充沛,同时东侧的大气层结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986.
选择近年来影响上海最严重的不同路径台风个例,首先利用TAPM数值模式对出现最大风速过程期间,海岸线的风速变化作了数值模拟计算,然后与海岸测风梯度塔的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验证了模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础上,对台风影响下上海近海区域最大风速的分布特征、不同高度风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采用海上测风平台的观测数据,对近海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作了计算.结果表明:当台风影响上海地区时,上海近海海上的最大风速有较明显的梯度变化;海面上风速随高度变化远比陆上小,各高度层风速如用指数律公式计算,幂指数可取O.09-0.10;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亦较小,基本上在0.10以下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987.
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数值研究和个例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关系.首先,利用PSU/NCAR 第五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设计了6个弱环境流场下的理想试验,研究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存在一个临界距离dc,其值在380 km左右.当双涡间距d≤dc时,双涡可以自组织形成台风环流,当d>dc时,自组织现象不能发生.其次,选取一个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典型台风个例,分析双涡自组织对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涡自组织过程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台风形成的典型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88.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研发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研究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微物理过程方案对0514号台风"彩蝶"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影响较大,KF方案比BM方案能更好地模拟出台风路径;使用KF方案时,选择微物理方案比不选微物理方案对于台风路径有更好的模拟结果,其中,Ferrier、WSM6和Lin非常接近于实况;KF方案较好地模拟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西伸和东退的变化以及台风环流的风场分布和强度.  相似文献   
989.
《浙江气象》2009,30(1):F0003-F0003
由日美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联合小组最近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气象模型。这种利用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计算气流数据的新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出在两周后形成的台风的移动轨迹及其对未来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0.
提出一个台风过程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方法。方法应用台风初始参数、历史过程的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产品,构造预报区域内当前时刻至未来时刻环境要素场的多元客观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台风样本与预报台风在多元判据下的连续动态相似程度,以此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雨量记录进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得到台风未来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值。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