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104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38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896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5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晓能 《海洋与湖沼》1993,24(3):319-324
根据1972和1974年经过黑潮区的两个台风个例,计算和分析了台风各部位在不同的海气条件下热量输送的垂直分布特点。表明,在台风前部信风带中,热量垂直输送限于700hPa以下,在1000hPa处有约167.47—209.34J/(cm~2·h)的最大值,700hPa以上热量向下输送;在台风中心区,热量输送量最大,在1000hPa处接近420J/(cm~2·h),在850hPa附近可能有热输送量的最大值,其上随高度减小;在台风后部偏南气流中,向上热输送量较小;各层最大值不超过84J/(cm~2·h)。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受陆岸影响浅水区台风风浪的推算方案》后报影响汕头近岸区的台风风浪,并以此与Thompson关于波型的判据和合田良实的不同波型能量集中度的规定相结合,计算台风混合浪,经与现场实测资料相比较,效果良好;依44年台风浪的后报结果,可以得到各场台风过程的波高,波能和主波向的变化以及后报台风较大浪时能随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波浪成长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台风波浪的基本特点、等效水深的概念、浅水区波浪的折射、不规则波的能量分布特性、受陆岸和岛屿影响角度范围内的有效能量风区长度等因素,提出了受陆岸、岛屿影响浅水区(包括海湾区)台风风浪的计算方案。本方案只需台风中心位置、中心气压和计算点于各方位的风区长度(受陆岸影响部分)等资料,便可快速地得到计算点的波浪要素。经实测资料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海台风路径预报的气候,持续性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南海台风资料的文件系统,建立了预报南海台风移动的气候、持续性模式。且通过实际业务试验反映出具有一定业务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晓能  宋萍 《海洋预报》1992,9(1):41-46
本文通过对南海台风的结构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果: 1.在低压、台风时期,对流层中上层均具有明显的暖心结构,温度距平值发展期达最大,暖心核高度,后者高于前者。湿度中心位于700hPa。 2.台风范围内对流层的高层和低层分别存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大值区,东风和南风气流对台风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3.南海台风各物理量的水平分布不对称,散度具有10~(-5)S~(-1)的相同量级。涡度随气旋的发展而增强,扰动阶段比强盛阶段中心附近的涡度值约小一个量级。 4.垂直运动随着台风的加深,量级逐渐增大,极值高度升高,在强盛期达到最大值,而且它位于300hPa,垂直运动极值及其所在高度的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积云对流活动的强弱。 5.通过与西太平洋台风的比较,认为对流层高、低层的涡度差和散度差与南海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派比安台风对上海黄浦江潮位的影响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徐建成 《海洋预报》2001,18(1):1-10
2000年派比安台风产生的历史第二高潮位对上海的防汛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历史上的风暴潮,从动力机制、天文高潮与增水极值相碰头,潮波共振和水利工程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次风暴潮造成的高水位,及台风余振期边缘波的影响,并用SLOSH(Sea,Lake,Overland Surge from Hurricanes)模式模拟了这次风暴潮,为防台减灾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热带气旋的云系结构对其移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发展的东海热带气旋模式,根据热带云团的特点,设计了积云模型并叠加到台风中去,研究台风云系结构对其路径的影响。理想试验表明,只考虑温度场扰动,台风的移动偏向于密闭云区方向;而仅考虑湿度场扰动,台风的移动无固定的偏向。对9414号台风19940810的初始场,叠加积云模型的试验表明,预报路径较好地反映了其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