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5篇
  免费   1158篇
  国内免费   168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6509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462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6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8篇
  1940年   6篇
  1939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陈静  薛纪善  颜宏 《气象学报》2003,61(4):432-446
利用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暖区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了中尺度暴雨模式扰动集合预报试验。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凝结加热引起不同的局地温度扰动,通过大气内部的热力动力过程,导致垂直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网格尺度和次网格尺度降水时间、地点和强度。后续降水再通过凝结潜热释放形成新的扰动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还可引起扰动源能量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使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结构有差异。针对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使用两种模式扰动方法构造集合预报扰动模式,第一种方法是随机组合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第二种方法是扰动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主要参数振幅。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优于第二种方法,仅扰动参数振幅值似乎还不足以反映华南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在暴雨落区和强度方面的可信度不稳定,集合产品能给华南暴雨过程提供更有用价值的指导预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2.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建莹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3,61(6):673-683
文中对 1998年 6月 12~ 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汛后最强的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是在 3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高纬的双阻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是引发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条件 ;天气尺度的低压槽为该阶段的连续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它的前部存在一个低层辐合、正涡度和高层辐散、负涡度的带状区域。α中尺度上 ,该暴雨系统的垂直结构为中低层强烈的辐合和上层的辐散 ,其中心有着强烈的上升气流 ;同时在中高层 ,系统的南侧有一个高空急流强迫产生的次级环流。这种α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构为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对2002年7月30日凌晨到8月1日上午,发生在盆地西部的一次局地性很强、强度大、演变特殊的持续性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局地暴雨最大难点——落区进行中尺度滤波探讨,并对造成降雨的次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追踪。事实说明,目前数值预报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利用数值预报场进行中尺度波波已经成为可能,对中尺度分析的成功率已经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54.
利用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时间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1998年5月24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暴雨过程。发现湿有效能量与此次暴雨降水的关系比较清楚。降水开始前,暴雨区的能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开始于能量显著减少时;强降水时,暴雨区的能量出现小幅反弹;当暴雨区能量再次显著减少后暴雨降水结束;这是一次能量锋暴雨,暴雨开始前有能量锋生现象发生,暴雨强降水时段与强能量锋同步,暴雨区位于高能舌北侧能量锋附近。  相似文献   
155.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 ,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56.
许映龙 《气象》2003,29(1):58-61
10月份,东北大部、华南大部、江南西南部、四川西部、北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广东、江西等省局地出现暴雨洪涝;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山东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仍有旱情存在;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大部、华北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相似文献   
157.
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均天 《气象》2003,29(4):32-36
200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受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别冬春夏初少雨连旱;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北方雨季偏早,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沙尘天气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登陆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个数接近常年;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多。  相似文献   
158.
徐良炎 《气象》2003,29(5):62-63
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适宜,气温偏高,日照基本接近常年,对农作物生长和越冬比较有利,但四川盆地等地持续少雨干旱,南方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月内,部分地区出现暴风雪、冰冻、冻雨及大雾、沙尘暴天气,给交通等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9.
叶殿秀 《气象》2003,29(6):62-63
3月份,我国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大部、西南东部、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局部地区旱象持续或发展,而华北大部、黄淮中部、江淮等地降水较多,土壤墒情尚可,对作物生长有利;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偏高,月内气温变化起伏较大,上旬和中旬,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低温寡照,对作物生长不利,下旬,全国气温普遍偏高,热量条件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60.
徐晶 《气象》2003,29(8):58-61
5月 ,东北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 ,降水偏多 ,局地发生涝灾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略偏少 ,本月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分别有一个台风和一个热带风暴生成 ,但对我国无影响。1 天气概况月内 ,我国降水分布十分不均 ,北方大部地区普遍在 50mm以下 ,其中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一般不足2 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除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新疆大部、湖南北部等地偏多 3成至 1倍和局部地区偏多 1~ 2倍外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