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78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70篇
地球物理   548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1.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中流体—熔体—岩石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流体对俯冲板块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与岛弧岩浆活动有着直接联系,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俯冲板片将发生高压到超高榴辉岩相转变,大量的水将通过含水矿物的消失反应释放出来,这些流体可引起上覆岩圈大规模水化,并促进地幔楔状体的部分熔融,同时,通过流体的向上迁移可将某些组分带入上覆岩石圈板块,并改变其总体组成,许多含水矿物,同变质脉体,高压自形晶体组成的布丁,原生液态包裹体和  相似文献   
212.
陈健云  林皋 《岩土力学》1998,19(3):14-19
研究了文献[2]提出的结线动力无穷元的特性及其参数确定。由于这种单元将衰减函数定义在无穷向结线上,从而不仅可同时考虑多种波动形式,而且对于不同介质,不必通过改变节点坐标分布的形式实现介质间的过渡,而直接以结线上参数的改变来实现,因而可以更好地模拟无穷波动场,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213.
北大别具有Nb ,Zr,Ti负异常的同碰撞镁铁 超镁铁侵入岩的Sr ,Nd同位素组成具有EMI特征 ,其初始εNd值为 - 2 .4~ - 1 8.6 .与其片麻岩围岩和南大别含柯石英榴辉岩类似 .用与俯冲洋壳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及陆壳混染均不能解释这一特征 .他们最可能源于俯冲陆壳析出流体交代的楔形地幔  相似文献   
214.
本文分别对单台、双台、联合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在扰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考虑了外围土体的影响。通过算例,得到了单台、双台、联合基础的一些振动规律。  相似文献   
215.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浆成因与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浆成因与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郭锋@范蔚茗@林舸¥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玄武岩浆,成因,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中生代,湘南湘南中生代玄武岩浆成因与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郭锋范蔚茗林舸(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41001...  相似文献   
216.
217.
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李曙光 《地学前缘》1998,5(4):211-234
碰撞造山带陆壳岩石中柯石英和金刚石的发现证明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一侧陆壳可俯冲到地幔深度。在这一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俯冲陆壳岩石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地球化学变化,并会与周围的地幔物质发生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相互作用。认识这些地球化学变化及相互作用,并以此制约大陆壳俯冲的动力学过程是陆壳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文中以大别山陆壳俯冲为例,总结了陆壳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大别山造山带,扬子陆块是在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开始向华北陆块下俯冲,并在230~218Ma达到峰期超高压变质作用。该俯冲板块可能在200~190Ma断离,从而使陆壳俯冲终止。伴有超高压变质作用的陆壳深俯冲作用可能仅在两个较大陆块碰撞时才发生。超高压岩石的折返至少经历了两次快速抬升。最初一次是在陆壳俯冲时期(228~210Ma),超高压岩石由逆冲构造推至中地壳并构造就位于角闪岩相围岩中;第二次是在俯冲板块断离之后(200~190Ma)由浮力推动超高压岩石与其围岩一起快速抬升。在俯冲过程中,俯冲陆壳可以析出流体交代改造上覆楔形地幔。该富集地幔在俯冲陆壳断离之后可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具有Nb,Zr,Ti亏损及?  相似文献   
218.
上置晕与物质的“类气相”垂向迁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吴传璧  施俊法 《地学前缘》1998,5(2):185-194
阐明了上置晕的术语概念,指出文献中术语运用的失当之处,归纳出以上置晕为基础的各类隐伏矿化探方法。按传统的观念,上置晕主要是由不同形式的水迁移作用造成的。地气法、MFE法和离子晕法的出现,揭示出在覆盖层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元素迁移机制,即元素以非常细小的固相微粒随地气流迁移。一系列实验和实测结果表明,这种固相微粒可能是纳米粒径的物质,它们具有类气相的性状,故可将这种迁移机制称为物质的类气相垂向迁移。这一机制可以说明按传统机制难以解释的现象,对相应化探方法的研制、改善和应用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9.
徐义刚 《地学前缘》1998,5(A08):76-85
根据实验岩石学,幔源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模拟等,评述了上地幔熔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出熔体-岩石相互作用不仅深刻地制约了岩石圈地幔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地幔不均一性的形成及演化,而且也会最终控制各种构造环境下喷出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深部岩浆的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220.
上地幔熔体-岩石相互作用与大陆地幔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实验岩石学、幔源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模拟等,评述了上地幔熔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出熔体岩石相互作用不仅深刻地制约了岩石圈地幔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地幔不均一性的形成及演化,而且也会最终控制各种构造环境下喷出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深部岩浆的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