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测绘学   986篇
大气科学   738篇
地球物理   697篇
地质学   123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61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5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时间序列InSAR监测地表形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干点目标的时间序列,提出了地表形变InSAR技术监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数据集分析。并采用郑州地区2007年1月到2010年4月期间的8景ALOS PALSAR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识别的相干点目标具有大的干涉相干值和小的振幅离差,在时间序列中具有可靠的相位。从误差分析和与ENVISAT PSInSAR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文求得的形变速率标准差在0.34mm/a和5.56mm/a之间,表明提出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2.
将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产品应用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了“京津冀”与“波士华”城市群近40年(1972-2011年)亚像元级不透水地表专题信息,构建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分析数据集;并引入引力模型和景观格局理论,利用引力指数、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结构参数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群与城市两个尺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快速增长,而“波士华”城市群较为稳定;②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经历了城市孤立发展阶段、双核心城市群阶段、城市群组阶段以及城市群网络化阶段,“波士华”城市群空间结构较为稳定,空间结构呈现出“点—轴”带状分布;③ 中国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高—高”聚集区呈现出典型团块状“摊大饼”形态,而美国城市呈现出一种“多中心集聚、分散成组”的态势;④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生产与生活用地不透水地表面积占比均高于“波士华”城市群。最后,基于两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对比结果,从空间布局优化角度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乔琨  朱文泉  胡德勇  郝明  陈姗姗  曹诗颂 《地理学报》2017,72(11):2018-2031
目前有关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相关研究多数是从整体层面开展,忽略了其内部功能区的作用及差异。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及系列变化检测模型得到北京市1991年、2001年、2011年和2015年四期不透水地表分布,并运用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贡献指数及景观格局理论对各功能区不透水地表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总面积增加了约144.18%,分布的主导方向由早期的东北—西南趋向于当前的正北—正南。各功能区间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减弱,但贡献指数值存在很大差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指数最高,其四年中的最低值(1.79)高于其他功能区四年最高值,是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区;功能核心区的蔓延度指数值最高,约为其他功能区的2倍,为不透水地表的优势聚集区;发展新区的贡献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并成倍增长,成为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的主要源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贡献指数始终为负,并逐年减小。不同类型不透水地表的景观指数和质心偏移均存在差异,高盖度不透水地表的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值最小,分布最为集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北京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控制其空间格局及增长模式,尽量减缓其增长速度及团聚程度。  相似文献   
994.
NDVI、NDMI与地表温度关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研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汽指数(NDMI)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关系,对比NDVI和NDMI定量分析LST的适宜程度。以Landsat 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郑汴都市区为例,反演LST,计算NDVI和NDMI。从整体、分区、像元等不同层面分析NDVI和NDMI与LST的相关关系,并利用GEO-Da软件,分析150 m、300 m、450 m三种不同采样间隔数据的NDVI、NDMI与LST的空间相关性。主要结论为:①NDVI与LST的线性拟合度较差,而NDMI与LST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剖面分析显示NDMI与LS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②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用地类型增多,LST和NDMI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强。③在Moran's I空间相关性分析中,不同采样间隔下两指数与LST的负相关关系均比较明显,但由于水体在2个指数中数值的差异,使NDMI与LST表现出更强的空间负相关性,而NDVI与LST空间相关性则相对较弱。因此,总的来说NDMI是热环境研究的有效指标,与NDVI相比,NDMI与LST的负相关关系更强、更稳定,也更适宜于对LST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基于MOD16的汉江流域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静  任志远 《地理科学》2017,37(2):274-282
基于MOD16遥感产品,在数据精度验证的基础上,运用GIS统计法、线性趋势法等研究了2000~2014年汉江流域蒸散发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的蒸散发特征。结果表明: 2000~2014年,潜在蒸散发(PET)多年平均值为1 476 mm,呈东南向西北递减态势;实际蒸散发(ET)多年平均值约654 mm,ET呈东低西高,南高北低态势。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年均PET和ET大小顺序相反。 PET年际变化率为13.63 mm/a,呈弱增加趋势;ET年际变化率为-2.3 mm/a,呈弱减少趋势,表明汉江流域水资源呈减少趋势。PET空间上呈东增西减趋势,ET呈东减西增趋势,东北部具有干旱化倾向。 年内PET和ET呈单峰型。PET在6月最大,ET在7月最大,二者均在12月最小。二者在4~6月差距最大,形成春旱。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PET和ET呈单峰型,植被生长季节ET差距大,林地增长速度最快。PET和ET具有较强的季节性。ET季节性空间差异非常显著,在于林地的植被蒸腾作用对全年ET贡献较大。流域西部山地ET季际增加趋势明显而东部呈减少趋势,整体上冬季年际变化最明显,春季最弱。  相似文献   
996.
林康泰 《地图》2001,(4):57-57
不少人 ,甚至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者 ,都对地图有神秘感 ,或者对地图盲目地信任。我想主要是他们对地图本身的性质缺乏了解 ,故想就地图上的几对矛盾发表一己之见。一、实象与抽象人眼在现实世界上所见到一切事物形态 ,在地图上是不存在的。地图上所表现的现实事物都是抽象的 ,而且所视的角度也与人在地面上“前视”的形象不同 ,大致接近于从天上俯视 ,如房屋被画成一个小方块 ,河流被画成一条弯曲的线 ,这与在美术写生画中所见到的大不一样 ,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推想力。尤其等高线 ,是测绘科学的一大发明 ,要看懂等高线所表现的地形特征 ,必…  相似文献   
997.
顾及邻近点变形因素项的动态模型辨识及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动态建模预测中,为考虑其他因素(如相邻点变形量)对某点变形的影响,本文将AR模型推广到建立考虑邻近点变形因素项的自回归模型。最后以上海地铁二号线东方路站至东昌路站区间隧道相对质构开挖面一定距离的某点地表变形数据为例,进行了建模及预测,并将结果与AR模型作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姚安6.5级地震中房屋震害差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牟定、大姚、南华三县人民银行办公楼为相同的、同期竣工的2~5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原设计梁截面配筋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在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中同处在等烈度线Ⅵ度区内,受到的破坏却有显差异,破坏程度并不随震中距增大而渐轻,反之有随震中距增大破坏还更重的情况。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场地条件不同,其依据是:在相同地震动力作用下,三个场地的地震反应不同,地表加速度峰值愈大破坏愈重。  相似文献   
999.
李永树 《测绘工程》2001,10(3):13-16
地下工程施工或地下采矿导致地表沉陷,甚至造成突然坍塌或沿层面滑移等灾害事故。文中根据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基于褶曲构造地层,任意形状空间开挖条件下地表点在任意方向的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方法,并顾及复杂地质和开挖等因素,推导出不规则形状地下空间开挖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由于地表沉陷预计公式都是不可积重积分式,因此,采用数值积分方法解算这些不能求出原函数的方程式和变积分限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卫星观测地表温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ISCCP-C2卫星观测地表温度资料,使用 EOF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地表温度变化对气候变化如季风和降水的影响和响应。根据地表温度的相关性讨论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区划,并据此划分了3个气候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