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26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金桥广场基坑围护结构位于正在运营的地铁隧道顶部。通过有效的隧道结构变形监控指导施工使其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这一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今后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了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各种形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3.
本文针对地铁施工中,附近管线及建(构)筑物所产生的变形,结合上海地铁7号盾构施工监测,提出在地铁施工的同时,进行精密变形监测的有关技术和实现的技术方法,并在实际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何忠莲 《地图》1998,(3):36-37
一、前言广州地下铁路首期工程西朗至黄沙段(共5个站)已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地铁全线西朗至广州东站(共16个站)将于1998年底全线通车。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积极配合地铁建设,为地铁的顺利开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广州地铁导向图。地铁导向图是一种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户外大型挂图,它悬挂于各地铁站厅及出站口重要位置,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地铁乘客了解广州地铁全线走向及各站的位置,方便乘客乘搭列车和出站后寻找目标及辨认方向。对这一新图种,我社十分重视,并确定了该图的编制指导思想:该图必须充分体现出地图的科学性、实用…  相似文献   
45.
北京大北窑地铁隧道粉细砂层顶板注浆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饱和水粉细砂层顶板的地质环境及春工程地质特性,开发了适应其特殊性及现有施工条件的一种新式超细水泥注浆加固工艺,工程的完工和地面监测资料说明,这种新方法对顶板流砂层可进行的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
北京市居民地铁出行出发时间弹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城市转型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不断膨胀,导致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以调节出行者的选择行为为核心要素的交通需求管理理念成为相关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现有研究也表明,交通需求管理对出行弹性较高的出行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而对出行弹性较低的出行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强出行弹性等居民出行行为研究日益迫切,而公交刷卡数据等新的时空数据为居民复杂出行行为的挖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北京市2014年3月地铁刷卡数据,以出行者出发时刻的可变性来测度出发时间选择的可改变程度,对居民地铁出行出发时间选择弹性进行测度,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北京市地铁出行的居民出行弹性平均值为0.521,出发时间选择弹性整体上较大,表明北京居民出发时间选择相对较为灵活;② 北京市居民地铁出行弹性存在时空差异,居民个体休息日出行弹性高于工作日,一天中高峰时段出行弹性高于非高峰时段;③ 居民出行弹性存在空间自相关,倾向于在空间上发生集聚,存在明显的冷热点区域;内城居民的出行弹性明显高于城市外围居民。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由于地铁等地下工程大规模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地表沉降,从而诱发许多地质灾害,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因此,采用高精度雷达监测技术,对城市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基于24景X波段TerraSAR数据和32景C波段Sentinel-1数据,时间跨度分别为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对地铁建设完成后的福州市区地表沉降进行长时间系列形变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最大沉降速率为-12 mm/a,在整个观测周期内发现了8个沉降漏斗。并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时间序列分析,其中有3个区域呈现出地质灾害初期的特征,并且地表沉降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相似文献   
48.
地铁监测数据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对变形可进行前瞻性预测,从而保证地铁安全的施工和运营。本文以北京市地铁某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某一监测点为例,利用小波分析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分别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去噪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原数据的拟合值和对未来变形的预测值;最后利用同期Sentinel-1A卫星影像进行相干点时序InSAR处理,得到形变结果。通过分析两个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并与InSAR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两个预测模型在地铁形变监测中应用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49.
基于稳健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理论,推导出结合胡贝尔法的Helmert三维自由设站间接平差模型.以地铁轨道某一断面数据作为应用对象,通过计算和分析,表明该平差模型不仅能够合理确定三类不同观测值的权值,而且可以抵抗已知点的坐标粗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设站点解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许诗旋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147-150
提出了利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盾构隧道维保监测的思路,并在实际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维保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实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准确测量出盾构隧道水平直径,并体现其变化过程,适用于运营期地铁隧道的维保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