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539篇
测绘学   1482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680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418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应对干旱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群协同调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控制梯级水库蓄泄过程是减少旱灾损失的重要手段。以减少干旱年份流域缺水量和优化缺水时空分布为目标,构建应对干旱的梯级水库群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交互式与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外层寻求多年调节水库旱限水位最优控制,内层优化梯级水库群年内蓄泄过程,实现流域水资源年际调控、年内优化、库群协同、空间协调。以2014年的黄河流域重旱为例,通过模型优化提出2012—2014年龙羊峡水库旱限水位及梯级水库群年内蓄泄过程,结果表明:通过龙羊峡水库旱限水位控制实现跨年度补水,控制各年度缺水率在4.9%~5.7%之间,通过水库群出库过程优化控制不同区域各时段缺水均匀分布,将农业缺水率控制在7.0%~11.0%之间,显著减轻了旱灾损失。  相似文献   
992.
993.
机载光阵探头探测时,云粒子(液态和固态)进入二维光阵探头的采样区前,会因与探头探测臂发生机械碰撞,或者与探头外壳产生的湍流和风切变相互作用而破碎。破碎程度与粒子类型、大小、粒子密度、探头入口设计以及飞行空速等有关。利用2008年7~9月探测飞机(Y-12)在山西省太原地区的航测资料并对飞机采样期间的云粒子破碎现象进行介绍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粒子到达时间间隔分布具有双模态特征:长时间模态是粒子空间分布的真实结构,短时间模态则是云粒子破碎的结果。提出用粒子到达时间间隔阈值作为粒子破碎的判定标准,给出适用于2008年太原地区航测资料的粒子破碎识别阈值,其中适合于探头云粒子成像仪(CIP)的阈值是2×10-5 s,而探头降水粒子成像仪(PIP)的阈值是1×10-4 s。所提的阈值对于以Y-12为机载探测平台,以CIP和PIP探头为探测仪器所获取的其它航次云微物理图像资料的粒子破碎处理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庞朝云  黄山  张丰伟 《气象科技》2016,44(5):805-810
利用机载PMS粒子探测系统对2006年8月27日甘肃省中部一次降水性天气过程进行空中观测,对云中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云层中小粒子对含水量的贡献较大,云层主要以平均直径小于20μm的小云滴为主。在低层云滴浓度和含水量大于上层,而平均直径小于上层,符合"播撒-供给"降水机理,云上部主要增长方式有凝华增长、淞附增长,在云下部主要增长机制是碰并增长。  相似文献   
99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常规中尺度分析方法和Barnes滤波方法,对2013年6月7日14-20时林州站出现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降水过程是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降水主要发生在500 h Pa低槽槽前;江淮气旋北端不断增强的偏东气流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地形抬升有利于触发对流,并对降水有增幅作用。通过滤波分析发现,此次过程林州处于鞍型场中,且处于风向辐合线和风速辐合线附近;局地强降水发生在水汽通量负散度绝对值大值区与负散度绝对值大值中心重叠区。经过滤波前后对比发现,此次过程分析原始场得出的辐合上升运动区、水汽辐合中心、层结不稳定区与局地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偏差,而滤波场特征比较有指示意义。负散度绝对值大值区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有利于回波生成和发展;两回波带合并容易加强;短历时强降水发生前,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迅速跃增;雷达径向速度辐合区有利于回波发展加强。  相似文献   
996.
文章利用Morpas软件对甘肃省白银厂矿区内的地、物、化等多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了成矿有利信息,认为成矿有利地层为石英角斑凝灰岩系,成矿有利构造为火山机构及背斜构造,成矿有利岩体为石英钠长斑岩岩体。采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圈定了成矿预测和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存在节点模型不合理、定位精度差、算法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煤矿井下巷道节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该算法将三维空间中未知节点与相邻的信标节点之间的估算距离和测量距离的均方误差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来提高定位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以及稳定性较好等特点,适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组合导航观测值的特点,指出其随机特性与精度因子(DOP)有关,将DOP信息引入组合导航中,实时修正组合导航观测值的方差,以适应卫星几何条件变化引起的噪声特性变化,最后通过实测组合导航算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利用DOP值信息提高了组合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韩丽丽 《探矿工程》2016,43(3):23-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相关向量机(PSO-RVM)的岩层可钻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岩层埋深H、声波时差AC、电阻率ρd、岩层密度ρ和泥质含量Vsh等5个参数作为评价岩层可钻性的基本参数。以某油田Du4钻井为例,采用PSO-RVM方法、多元回归方法和RVM方法对岩层可钻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PSO-RV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多元回归方法和RVM方法,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较高的精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钻井工程中岩层可钻性预测。  相似文献   
1000.
地形分析是评估景观、土壤变迁和生态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提取城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非常有意义.本文采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三维点云数据提取DEM,首先对研究区原始点云用不规则三角网算法进行滤波,获得所有的地表面点云并进行抽稀,然后应用自然领域插值法进行内插生成DEM,最后再与该区参考DE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高精度获取城区数字高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