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07篇
  免费   4448篇
  国内免费   4056篇
测绘学   5232篇
大气科学   10633篇
地球物理   1980篇
地质学   8834篇
海洋学   3243篇
天文学   245篇
综合类   4591篇
自然地理   9253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870篇
  2022年   1180篇
  2021年   1240篇
  2020年   1017篇
  2019年   1365篇
  2018年   865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2349篇
  2013年   1919篇
  2012年   2323篇
  2011年   2362篇
  2010年   2097篇
  2009年   2334篇
  2008年   2585篇
  2007年   2136篇
  2006年   1874篇
  2005年   1924篇
  2004年   1570篇
  2003年   1455篇
  2002年   1169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951篇
  1999年   944篇
  1998年   841篇
  1997年   847篇
  1996年   732篇
  1995年   628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55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962.
963.
硫酸盐渍土膨胀规律的综合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高江平  邓友生 《冰川冻土》1996,18(2):170-177
对含氯化钠硫酸盐渍土的膨胀规律作了综合影响因素的研究,首次提出了5因素盐胀率的计算公式,并得出了盐胀率的单因素和交互作用影响的规律;另外找出了某些因素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64.
成都大邑花水湾温泉,是一口开采地下热水的人工钻井。位于成都市以西86km,储热构造位于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雾中山背斜的南西倾没端。储热层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地层。为溶隙-裂隙合水层。传热层埋藏深度在孔深1800-2400m井段,水温68℃,是一处非常有价值的医疗热矿水水源地。该地下热水的发现,结束了成都市域没有温泉的历史。该温泉的发现与开发,对四川盆地,乃至中国其他大型内陆盆地中深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5.
矿产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66.
967.
本文通过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祁连山地区5~7月份1310年以来的湿润指数序列,建立了一个反映该地区湿润指数年际变幅序列,对这两个序列分别进行了等级分类和干湿、强弱的时段分析,并用最大熵谱分析法对这两个序列的不同时段分别进行了周期分析。采用HK突变检验方法对这两个序列分别进行了突变分析,发现祁连山地区的湿润指数及其年际变幅存在明显的突变年份。  相似文献   
968.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Elson湖长60cmAB—67钻孔岩芯提供了过去450年连续的高分辨环境变化记录。综合分析210Pb测年、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化学元素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一致反映出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存在如下3个阶段:1)大约1540~1740年,为低海面寒冷时期;2)1740~1827年,为气候转暖-海侵过渡时期;3)1827年至今,为继续海侵-气候波动变暖时期。其中1800年前后和1940年前后,气温较高。1921~1993年巴罗的气温记录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不仅有明显的10a和60a周期变化,而且年平均温度变幅极大,达4.5℃。显示极地气候变化特别强烈并不反映大幅度升温。近20年来的变暖趋势是1827年以来自然的气候波动变暖的继续。  相似文献   
969.
大气氡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地壳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大气中氡的来源,并着重讨论了测量大气氡浓度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放射性环境的评价及防止,避免氡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970.
X射线荧光测井中 ,井液位于井下探管与井壁之间 ,它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对特征X射线的吸收 ,而且表现在对源初级射线和特征 X射线的散射。井液的校正采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 ,在硬件上 ,使含有探测器的部分制成单独的短臂 ,有效地保证了探测窗与井壁的良好接触 ;在软件上 ,提出的双散射峰法和散射峰 -逃逸峰法 ,能够校正 0 - 10 mm厚的井液对 X射线荧光测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