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371篇
大气科学   471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486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金州地区广泛发育震旦纪地层,具分布连续、出露完整、沉积相标志明显的特点。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和地层学理论,对区内震旦系岩石地层进行了基本层序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紫阳骨坡治理工程中有关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文中详细地论述了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的一些技术问题,如确定有关参数的选择原则,计算上的条件简化和一些具体技术细节的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等效反射率、平均等效反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2006年10月在崇明东滩湿地采集的地面光谱反射率数据和MOD IS地面反射率产品为基础数据,计算了试验区等效反射率和平均等效反射率,开展了平均等效反射率与MOD IS反演反射率的比较分析,对MOD IS地面反射率产品精度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结束,为土地评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件资料,促使土地评价应该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经验,不断完善理论,丰富实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服务。本文就土地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土地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Dent and Young.1981)。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开始实施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各地积极地开展了旧村改造.旧村改造是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途径之一.旧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事关村民很具体的种种利益分配和要求,在旧村改造时应当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等各方面利益.  相似文献   
17.
Copula函数在多变量水文分析计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郭生练  闫宝伟  肖义  方彬  张娜 《水文》2008,28(3):1-7
综述了多变量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介绍了Copula函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探讨Copula函数在多变量水文计算领域的适用性及优越性.总结了Copula函数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参数估计、拟合检验及类型选择等,并展望了Copula函数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织金一带以断裂为主体,褶皱相伴的北东向构造组合特征,将其归结为"一带、一区、一群"的基本构造格架.简述了各褶断带几何形态和构造形迹组合及动力学特征和成生顺序,指出该区地质构造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基于EOF分析对南海西北海域水体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_(rs)) in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in situ optical and water quality data for August 2018.R_(rs)was initially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classes A to D,using the max-classification algorithm,and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whole R_(r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analysis.Subsequently,the dominant factors in each EOF mode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variances of R_(rs) are partly driven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initial two EOF modes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uspended matter and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Furthermore,the first EOF modes of the four classes of R_(rs)(A-D R_(rs)-EOF_1)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variances of each R_(rs) class.In addit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amplitude factors of class A-D R_(rs)-EOF_1 and the variances of the relevant water quality and optical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unclassified ones.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A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hlorophyll a and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B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DOM since it exhibite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CDOM(a_g(λ)),whereas 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C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but not affected by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D R_(rs)-EOF_1 exhibited a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with all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ciding its spectral shape.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出σ坐标系斜压大气的准地转位涡方程,该方程形式与P坐标系的准地转位涡方程非常相似,但本质不同,本文还用WKB方法讨论了大地形坡度对斜压大气扰动发展的影响。指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有利于低层大气槽线呈西北-东南向的扰动发展,也有利于高层大气槽线呈东北-西南向的扰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