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556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2.
夏季长江淮河流域异常降水事件环流差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张庆云  郭恒 《大气科学》2014,38(4):656-669
长江、淮河同处东亚中纬度,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大量相关研究基本是把江淮流域天气气候事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然而对长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异常降水事件有各自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但环流差异及成因并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中国台站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物理量诊断和现代统计学等方法,重点分析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事件发生时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的差异及成因。研究指出: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偏多年500 hPa位势高度场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呈现为南北向(东西向)的波列与东亚中高纬鄂霍茨克海阻塞频次增多(减少)以及200 hPa高度场上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强度加强(减弱)、稳定(移动)有关;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偏多年主要水汽来源与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位置偏东(西)造成西太平洋150°E~180°(阿拉伯海50°E~60°E)地区越赤道气流加强有关。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异常降水事件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加强(减弱)以及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位置偏东(西)。  相似文献   
143.
《国土资源》2014,(5):40-41
正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是党和国家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基本职责。翻开《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通篇可见,国土资源部门在过去一年里以保护国土资源为己任,严格保护耕地,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稳步开展基础性工作,严格执法督察,资源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首先要牢牢守住"饭碗转方式——数质并重守红线,节约集约保资源  相似文献   
144.
正土地作为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不仅没有从城镇化成果中分得一杯羹,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失去了就业岗位、住房等生活保障,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根据"十一五"期间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规划区内失地人数达55785人。为了解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以及被征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  相似文献   
145.
正11月27日,青海省国土资源信息化领导小组邀请国土资源部、宁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和厅机关相关部门专家,在西宁对《青海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方案》(以下简称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会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朱小川主持。厅办公室主任邱纪春介绍"一张图"项目基本情况;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汇报并演示《青海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厅党委于年初调整和完善了省国土资源信息化领导小组架  相似文献   
146.
《河南国土资源》2014,(4):60-60
正汝国土告字〔2014〕001号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规定》、《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经汝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公开挂牌出让三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7.
《河南国土资源》2014,(4):61-61
正汝国土告字〔2014〕002号经汝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公开拍卖朝阳路北侧的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本次出让活动由出让人汝州市国土资源局承办,详细规划指标及建设要求见规划部门出具的汝建函〔2014〕13号文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均可参加竞买。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竞买,也可联合申请竞买。三、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设有底价,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相似文献   
148.
正2013年全球地质勘查形势急转直下,勘查投入预算大幅下滑,规模以上勘查公司减少两成以上,全年钻探进尺下降1/3。投资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北美地区勘查投入降幅最高,大型公司投资比例开始提升,拉丁美洲成为勘查首选地区,金矿勘查投资居各矿种首位,矿山勘查更受青睐。预计2014年全球勘查活动继续走低,有望在2015年底逐渐回暖。勘查投资预算大幅下滑勘查公司数量同比降低2009年,随着金属价格的上涨,全球勘查形势回暖速度超过预期,勘查投入大幅增加,2010与2011年分别同比增长44%与50%。受美国和欧  相似文献   
149.
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空间分辨率1°×1°)、台风实况资料及海南省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选取1321号台风"蝴蝶"为研究个例,从天气学原理高低空形势及动力、热力学物理量等多角度分析了"蝴蝶"强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与高空西风槽是影响此次台风的主要大尺度天气系统,弱冷空气南侵、南海海温偏高及越赤道气流强盛是"蝴蝶"迅速加强的重要原因.西风槽引导弱冷空气南侵使得台风外围环流气压梯度增加,斜压不稳定状态加剧;南海海温达到29℃,海温偏高使台风区域大气层结降低,深热对流发展;105°E越赤道气流强盛为台风提供了充沛水汽和能量.三者共同作用促使台风强度突然增强.另外,低层涡度、高层散度、湿位涡及水汽通量等物理量能够较好地表征"蝴蝶"强度变化特征.低层辐合流入、高层辐散流出为台风的加强提供了动力条件;湿位涡下负上正表明大气热力层结不稳定;水汽通量增加表明水汽条件充足.良好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与水汽条件共同作用,使得"蝴蝶"在短时间内迅速加强为强台风.  相似文献   
150.
春季马斯克林高压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26个站点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风场、海温场资料,研究了春季马斯克林高压(下称马高)对中国东北夏季气温的影响及其途径。结果表明:(1)春季马高与后期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春季马高偏强年,后期夏季北半球盛行纬向环流,东北地区与阿留申群岛南侧为主要的正距平中心,东北地区上空为高压系统所控制,总云量偏少,气流辐散下沉,冷空气不易南下,造成该区域的高温天气。春季马高偏弱年则相反,后期夏季东北地区为高度场的负距平中心,受低压影响,总云量偏多,高纬冷空气与低纬气流辐合上升,使该区域气温容易偏低;(2)春季马高异常会引起印度洋中部地区的海温异常,并持续到夏季且进一步加强,从而在200 hPa纬向风场上激发出一个从南半球中高纬到北半球中高纬的经向遥相关波列,通过该波列可以影响到东北地区夏季500 hPa高度场,进而影响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3)春季马高偏强时还可以通过增强后期夏季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与80°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从而减弱赤道印度洋上的异常西风,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造成东北地区的夏季高温天气,春季马高偏弱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