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5篇
  免费   1220篇
  国内免费   952篇
测绘学   646篇
大气科学   1605篇
地球物理   1552篇
地质学   1767篇
海洋学   438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7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实验速度场测量技术及对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流槽中对对流边界层(CBL)温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通过实验技术测量速度场并分析研究CBL中的速度场特征。在应用PIV测量技术时选用铝粉作示踪粒子。实验证明了在混合层中速度分布明显具有对流边界层热泡特性;混合层顶部的速度分布很好地反应出夹卷层的结构特征;湍流速度特征量的垂直分布合理,与野外实测结果和类似的对流槽实验结果接近;误差分析表明示踪粒子的跟随性良好,粒子速度的测量结果能真实地反应流体的运动特征,从而得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2.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3.
黄仪方  李跃清 《高原气象》2003,22(10):32-39
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东亚地区上空500hPa高度场及其东侧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场的时空联系和冷暖异常成因。结果表明: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后期春季高度场的第一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具有显的时空相关;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通过影响后期春季500hPa高度场,导致高原东侧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偏强(弱),则后期春季东亚上空500hPa高度场偏高(低),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偏高(低);加热场高度场一气温场之间的这种非同步联系,表明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异常,通过影响未来春季大气环流变化,是造成高原东侧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海口美兰机场一次雷雨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东  陈涛锋 《广西气象》2003,24(1):11-14,57
利用GMS—5红外逐时Tbb资料和客观分析资料,分析2002年海口美兰机场一次雷雨天气产生的云图特征和相应大尺度环境场特征。认为该强对流天气是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该中尺度对流系统是在合适的西风槽前的大尺度环境场背景下,在有利的水汽场、涡度场、散度场中发展起来的。它单独起源于海南岛中部陆地上空,其生命史约为11小时。  相似文献   
135.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逐时红外云图、单站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日影响鹰潭市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不同层次的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低空急流、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由几个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1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相似文献   
136.
在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即在螺旋坐标下用因子分解进行波场外推的混合法. 用因子分解进行波场外推分为因果过程和反因果过程两个显式求解过程. 这种螺旋坐标下的显式求解过程,提高了波场外推的效率. 根据相位编码原理,对多个射线参数的合成波场进行了编码叠加,基于射线参数实现了MPI并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 在推导了有关公式并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对Marmousi复杂模型进行了计算,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精度高和速度快的特点,可用于实际资料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7.
1950~1990年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1950、1960、1970、1980年和1990年地磁三分量绝对测量资料,使用球冠谐和分析方法,分别计算1950~1990年各个年代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 球冠极点位于36°N和104°E,球冠半角为30°,冠谐模型的截断阶数为8. 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的均方偏差分别为:对于X分量,1950年为93.1 nT,1960年为128.9 nT,1970年为107.2 nT,1980年为107.6 nT,1990年为95.2 nT;对于Y分量,1950~1990年依次为74.8 nT,98.1 nT,89.2 nT,89.9 nT和84.0 nT;对于Z分量,分别为122.2 nT(1950年),135.0 nT(1960年),137.7 nT(1970年),110.1 nT(1980年)和107.5 nT(1990年). 根据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和全球地磁场DGRF模型,得到中国地磁场的冠谐模型,并对冠谐模型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8.
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测量敏感场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研究中,测量敏感场是设计测量仪器和研究图像重建算法的前提工作. 本文用数值方法计算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测量敏感场. 根据测量探头电极阵列的对称性,将三维敏感场问题划分为轴向和横向两个平面问题,然后应用有限元算法求解两个平面电势分布问题,对于不同介质模型,计算各种测量条件下测量区域内电势分布,进而根据电势分布计算测量敏感场. 结果表明测量敏感区域为发射电极到测量电极的弧形区域,在发射电极到测量电极的电势梯度线上,测量敏感函数近似于一个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是中、韩国际合作项目“黄海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的一部分 .具体研究了格列菲列岛的基础地质问题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格列菲列岛是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位于黄海中部的一组群岛 ,位于朝鲜半岛布格重力异常正值区 ,莫霍面埋深在 2 9km左右 .三个岛屿主要由安山集块岩构成 .安山集块岩是由大小不同的火成岩碎块和熔岩混合而成 .火成岩的碎块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片岩、片麻岩、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主要节理方向为NE10°~NE2 0°,倾角近乎垂直 ;另一组节理为NW70°~NW80° ,倾角也近垂直 .本研究为我们了解这个地区的基础地质情况 ,岩石物性和随后进行的黄海海域典型剖面的地球物理物性反演工作以及地质模型的建立 ,打下重要基础 .  相似文献   
140.
Helmholtz算子逆的多方向分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Fourier有限差分(FFD)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波场深度延拓方法,它需要用到包括Taylor展开、连分式晨开、迭代展开等一系列数学展开,将FFD方法从二维推广到三维时,需要解决二维Helmholtz算子的求逆问题。本文利用多方向分裂方法导出了二维Helmholtz算子逆的近似公式,可以应用于三维波场深度延拓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