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75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董学友 《四川气象》2001,21(3):46-47
本文对人工防雹作业中冰雹云的识别和不同雹云采用不同的作业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根据1994年4月20日发生的一次较强大风冰雹天气过程,分析其天气环流特征、回波演变过程和人工防雹效果,得出静止锋和倒槽、低涡配合,回波合并是形成大范围大风冰雹的重要因素,人工防雹在局部范围是有一定效果的。  相似文献   
93.
李启泰 《贵州气象》1996,20(6):47-48
贵州省开展人工防雹二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尽管在全世界人工防雹仍然主要是一项科学实验,在冰雹灾害严重的我国许多地方,它已经以大量成功的事例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证明了它存在和推广的价值。但在取得成功、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欢迎肯定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工防雹本身的不成熟性和进一步加强其科学性的迫切趋势。它作为一项全省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的科学实验性质的防灾减灾技术,有必要不断加强其中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我们注意到,尽管全省许多地方都在进行人工防雹抗灾,但仍然每年都有冰雹灾害发生,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94.
贵州省人工降雨防雹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 《贵州气象》1996,20(4):34-36
人工降雨防范作业指挥系统由监测及资料采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系统、管理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分省指挥中心、地区指挥分中心、炮点三个层次建设。省指挥中心人工降雨防雹作业指挥工作站既与714数字雷达系统通过甚高频、调制调解器相连,又和贵州省天气预报警报实时业务系统瞩TYS)眼务器通过Novell局域网相连,具有输入、处理、输出三大功能,直接服务于防灾减灾,提高了作业指挥的能力。1系统配置及结构1.1探测部分:714、713雷达及三个地区7if雷达数字化处理系统。1.2综合分析部分:指挥中心人工降雨防各作业指挥工作站由一台北6/3…  相似文献   
95.
利用雷达回波指挥防雹作业提高防雹效果的研究包松林(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气雷达是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的有力工具,它所提供的回波信息,在防雹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呼和浩特地区1979—1988年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呼市防雹办公室所属备炮点的作业...  相似文献   
96.
97.
98.
用雷达气候学方法,对定西防雹增雨试验区5—9月对流云的地域、日际、强度和传播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
根据最大雷达回波高度的温度、累积带顶部的温度和Cb云雷达回波顶的温度,对塞尔维亚地区使用的防雹播撒判据作了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判据是不现实的,即不可靠和不经济。为此,重新研究了塞尔维亚地区新的防雹播撒判据,其中一种称为综合判据,其他的是根据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t模式。对这些新的判据的检验结果表明,新判据对识别有冰雹和无冰雹Cb云有较高的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00.
利用装备有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温湿仪和GPS的增雨飞机,在秋季的一次作业中获取的资料与同期的天气和卫星资料,对这次作业的冷云结构进行分析,对作业的可播性做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75%的时段在强可播区作业,25%在不可播区。云中自然降水效率低,具有较好的增雨催化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