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测绘学   516篇
大气科学   446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围岩蚀变是成矿的重要指示信息。目前在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landsat系列数据,已经有将近30年的使用历史。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矿化蚀变提取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日趋成熟,但由于受第四系及植被覆盖的影响,在遥感提取蚀变异常方面的  相似文献   
992.
用改进的谱间关系模型提取极高山地区水体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峰地区地形起伏大,单一的水体谱间关系模型容易错将阴影提取为水体,并且易与冲积物、冰雪和冰水沉积物混淆。笔者以ETM 影像为信息源,采集并分析研究区地物光谱特征,以常用的水体谱间关系模型为基础,利用水体与阴影、冲积物、冰雪和冰水沉积物在可见光波段光谱值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对谱间关系法进行改进,并与阈值法结合,构建多条件谱间关系模型,用于南迦巴瓦峰地区水体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993.
盐膏层是油气成藏的良好盖层,塔里木盆地多个大型油气藏都属于巨厚盐下油气藏,为了提高单井产能,决定采用定向井和水平井来开发盐下油气藏。由于盐膏层距离产层较近,需要在盐膏层进行造斜。造斜井段盐膏层井眼的缩径规律及其对套管外载的影响国内外鲜有报道。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造斜井段砂岩和盐膏岩地层、水泥环及套管耦合的三维力学模型,以塔里木羊塔克区块岩石力学测试成果为基础,研究得到造斜段井斜和方位对井眼缩径及套管外载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塔里木巨厚盐下定向井、水平井轨迹设计,钻遇盐膏层泥浆密度的确定和井身结构设计,为塔里木盐膏层钻井、完井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人类对于地外文明的探索始于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在地球之外有和我们相同的世界,并渴求有朝一日通过星际旅行来拜访远在他乡的智慧生物。  相似文献   
995.
《天文爱好者》2008,(4):50-51
千百年来,人们有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探测类太阳恒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人类迈向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的一步。这些行星系统有可能也孕育着与我们相同的智慧生命和文明,另外研究行星形成所需的物理条件以及他们的存在对银河系乃至星系演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天体物理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双向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 研究了中国与邻近地区人为污染排放引起对流层臭氧变化和产生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对北方的影响不如南方显著, 西部的季节变化稳定且小于东部, 内陆污染地区各季节臭氧柱含量的变化量均较高.对整个模拟区域而言, 臭氧变化量的年平均值为30.928 DU, 春季最大为32.168 DU, 而空间分布变化在12~38 DU之间.臭氧变化量对北方地区辐射的影响较小, 而对低纬和华东地区影响较大, 臭氧变化量引起的晴空地气系统短波辐射强迫、长波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是0.185 W·m-2和0.464 W·m-2, 标准化短波辐射强迫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6 W·m-2·DU-1和0.021 W·m-2·DU-1.气候反馈过程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范围在-0.470~0.752 DU之间, 包含气候反馈过程的区域年平均臭氧变化量是30.942 DU.在气候反馈条件下, 臭氧变化量的短波和长波辐射强迫分别是0.249 W·m-2及 0.482 W·m-2, 标准化的短波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8 W·m-2·DU-1和0.024 W·m-2·DU-1.臭氧变化量导致地表温度的变化范围在±0.80 K之间.  相似文献   
997.
韩守信  朱平 《海岸工程》2004,23(3):42-48
合理掺加扮煤灰可有效改善砼工作性能和节约费用。研究了粉煤灰在砼中的作用,并对不同掺量砼进行了对比,结合其它资料从理论上对粉煤灰砼的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其景观类型完整、流域规模适中、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已成为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地区。本研究结合1:5 万地形图、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提取方法,建立冰川信息提取知识规则,对近50 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进行遥感分析。结果表明:(1)20 世纪60 年代黑河流域内的967 条冰川到2010 年左右,减少为800 条冰川,减少数量明显;冰川面积由361.69 km2退缩为231.17 km2,共减少130.51 km2,退缩率为36.08%,平均每条冰川面积退缩0.14 km2。(2)黑河流域冰川分布及变化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黑河冰川退缩率比北大河大16%左右;冰川末端主要分布在4300~4400 m、4400~4500 m和4500~4600 m海拔区间内。(3)与西部其他山地冰川相比,黑河流域冰川退缩率较高。(4)根据流域内6 个气象站资料分析表明,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无法弥补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物质损失,是黑河流域冰川普遍萎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张家广  吴斌  梅洋 《地震学刊》2014,(5):637-642
提出了一种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该法采用防屈曲支撑提高框架结构体系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利用外包钢进一步提高柱子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采用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分别建立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防屈曲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分析模型,对2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模拟。防屈曲支撑采用了弹塑性桁架单元模型,加固框架柱混凝土考虑了外包钢的约束作用。将分析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以及研究防屈曲支撑和外包钢对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OpenSees建立的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外包钢有效改善了框架柱的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防屈曲支撑显著提高了加固框架体系的水平刚度、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用于区域重力场定量解释的多尺度刻痕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个把小波多尺度分析、表面刻痕分析以及位场频率域解释理论和反演方法结合起来的数据处理、反演解释和信息提取的方法系统.这一方法系统简称为区域重力场多尺度刻痕分析方法,应用于刻画地壳分层的三维密度结构、地壳变形带分布和构造单元分区.多尺度刻痕分析包含频率域重力场场源分层、重力场小波变换多尺度分解、场源分层深度及密度扰动反演、分层刻痕分析和构造边界定位四个子系统.文中扼要地介绍这四个子系统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从地球物理探测到大地构造学发现,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探索过程.要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必须研发和组合来自不同学科的多个新方法技术,使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宽厚的理论支撑.本文介绍的四个子系统组合的理论支撑分别来自应用数学、地球物理学和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