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4篇
  免费   5119篇
  国内免费   6694篇
测绘学   8005篇
大气科学   5876篇
地球物理   3981篇
地质学   16917篇
海洋学   3842篇
天文学   513篇
综合类   4191篇
自然地理   2402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1412篇
  2021年   1445篇
  2020年   1106篇
  2019年   1549篇
  2018年   1071篇
  2017年   1139篇
  2016年   1125篇
  2015年   1344篇
  2014年   2318篇
  2013年   1753篇
  2012年   2344篇
  2011年   2375篇
  2010年   2178篇
  2009年   2101篇
  2008年   2112篇
  2007年   1827篇
  2006年   1771篇
  2005年   1770篇
  2004年   1407篇
  2003年   1256篇
  2002年   1219篇
  2001年   1118篇
  2000年   1105篇
  1999年   924篇
  1998年   1000篇
  1997年   848篇
  1996年   737篇
  1995年   664篇
  1994年   629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551篇
  1991年   508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33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其中石炭纪藕塘底组(C2o)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茅口组(P1m)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为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液分别来源于侏罗纪早世梁家单元(γJ1L)黑云母花岗岩体及白垩纪晚世五府岗独立单元(γπK2W)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含矿流体随岩浆沿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不断分离、富集,逐步形成富矿热液.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矿热液在近地表附近沿着被交代岩石的接触面或甚至脱离岩浆体系沿着有利围岩层间破碎带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矿床.结合其它控矿因素得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2.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性测量过程中,受仪器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对仪器性能进行检查.介绍了GR-660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对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介绍了噪声调整后奇异值分解方法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处理航空标准模型实测数据来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应用变异系数方法对区域铀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长春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微观结构与水分迁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从土体微观结构特征出发,对长春—吉林公路某路段季节冻土的粒度成分、结构单元体成分、孔隙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SEM图像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路段的土体,其微观颗粒——结构单元体、孔隙的定向性均较差,粒内微小孔隙发育,土体尽管在粘粒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表现出孔隙主要在1~2μm内分布,即毛细孔隙极发育,说明样品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分迁移的通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94.
滇西北小中甸盆地是上新世末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形成的NNW向第四纪断陷湖盆地,从深切的小中甸河谷剖面可见盆地上部发育中晚更新世湖相粘土.规划建设中的滇藏铁路将从小中甸盆地穿过.野外调查发现小中甸湖相粘土厚数十米以上,粘土细腻、层理发育.室内试验表明:小中甸湖相粘土是一种高分散性、高含水量、高塑性和高孔隙性的结构性粘土,其力学性质指标表现为高粘聚性、以中低膨胀性为主.工程开挖卸荷、浅表层土体暴露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土体收缩强度衰减,由此产生土体差异变形和粘土边坡滑塌破坏.  相似文献   
9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系列应用软件。全部软件基于Windows环境,完全可视化操作界面。软件系统适合于各类水体环境、地下水源地或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预测预报。软件实用高效,在国内已拥有众多用户,并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6.
李来平  薛建民  吴井泉 《探矿工程》2008,35(2):24-26,30
旋挖钻机动力系统是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相结合的统一体,单纯液压系统的节能控制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整机节能效果,发动机的控制也对整机节能性有很大影响.对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功率匹配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功率极限载荷控制技术,并在NR220旋挖钻机上应用了德国力士乐公司的电子功率极限负荷控制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旋挖钻机的高效节能和对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7.
《探矿工程》2008,35(1):26-26
作为铁道部确定为2008年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的京沪高速铁路,目前各标段已陆续开工。江苏段是京沪高铁较早开工建设的路段之一,其长357.5km,占全线总长的27.3%,是沿线四省三市中线路最长的,江苏段关键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是最早开工建设的工地。  相似文献   
98.
西南早寒武世牛蹄塘组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台的一套黑色岩系,区域上发育有典型富集多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化层.选取遵义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富硒、钼、镍等元素的黑色岩系剖面,利用Se同位素初步探讨了该剖面岩石的沉积环境和硒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剖面黑色岩系的δ82/76SeSRM3149比值变化较大,下部底层含碳斑脱岩与磷块岩的变化范围在-4.35‰~ 4.11‰之间;中间镍钼层及碳质页岩、碳质碳酸盐岩的δ82/76SeSRM3149变化范围窄,平均值为0.9‰±0.23‰(n=4);上层碳质页岩为-1.24‰.结合已发表的钼同位素数据,认为中间岩石沉积于缺氧/无氧环境,但存在盆地海水与热液或充氧水团的混合;下层的岩石曾一度位于充氧与贫氧环境的边界面,局部岩石曾暴露地表经历了较强的风化和蚀变作用,海水中硒有可能来自底部富硒斑脱岩的氧化淋滤或海底热液.据此推测遵义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岩石的沉积环境极可能处在局限盆地靠近陆地的边缘部分,经历了充氧→贫氧→缺氧/无氧→贫氧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9.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朝山金矿床是狮子山矿田内的热液交代型金矿床,在成因上与燕山期的白芒山辉石闪长岩有关.通过采集发育在不同深度下的含金黄铁矿-石英一方解石脉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发现,石英和方解石中均捕获了富气相、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以上三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统计峰值分别出现于315~335℃和255~275℃,盐度的统计峰值出现于17.50%~22.50%NaCl eq.和32.50%~37.50%NaCl eq.之间.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CO2,可能含有CH4.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具确岩浆水特征.上述研究表明.朝山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相态变化,发生了不均匀捕获.受燕山期岩浆作用影响,狮子山矿田内的铜、金成矿在时空上具有一定联系,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相分离、气相液化和减压沸腾作用,可能是形威铜、金矿化分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8,24(9):1954-1960
地幔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代表地幔流体的样品。地幔流体包裹体可以存在从地幔来的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岩中。研究这些岩石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所代表的地幔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同位素。我们目前见到的这三类地幔岩石的包裹体主要可在橄榄石、辉石、金刚石、方解石和磷灰石中见到。这些包裹体可以粗略地分为CO2包襄体和硅酸盐熔融体包裹体。又可细分为四类包裹体:(1)富碳酸盐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金刚石、地幔岩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见到,它又可分为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包裹体。(2)CO2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大多见于地幔捕虏体中,在金刚石和岩浆碳酸岩中也可见到。(3)含硫化物的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地幔捕虏体中,与纯CO2包裹体和含CO2的熔融包裹体共存。(4)高密度的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金刚石中,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含K、Cl和H2O的流体包裹体,又可分为高卤水包裹体和含卤水的富硅的碳酸盐岩浆包裹体。从对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流体存在不均匀性和不混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