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61.
冬季夜间负净CO2通量的发生机制及合理处置的研究对于准确估算北方森林碳代谢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2年11月~2003年4月开路涡动相关系统获得的CO2净交换通量及相应交换过程的分析,发现(ⅰ)夜间负CO2通量主要发生在强风速条件下;(ⅱ)强风速条件下的压力脉动及平流过程是夜间负净CO2通量主要原因,鉴于对压力脉动及平流过程与CO2净交换同步实时监测的困难,提出了可操作的强风条件下CO2净交换通量的上界摩擦风速(UU)修正方法,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UU=0.4m·s?1,这个修正也适用于白天;(ⅲ)UU修正解决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夜间净交换负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2.
林敬凡 《气象》1993,19(12):36-40
统计分析了大量的暴雨资料发现;河南省夜间多暴雨,主要表现在暴雨次数和雨量夜间比白天均多21.6%,暴雨地理分布夜间比白范围大86.6%。由于暴雨等级不同,其降水集中时段出现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下半夜(最高峰点出现在4-5时),大暴雨和物质特大暴雨多出现在上半夜(最高峰点分别出现在02时和21-22时)。物理成因分析表明:热力、动力和地形因子可能是河南省夜间多暴雨的直接成因。  相似文献   
163.
164.
利用涡度相关方法连续观测的结果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真值”的工作,越来越引人注目.但是在后期的数据(特别是夜间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涡度相关方法会出现许多的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用涡度相关方法测定的有效和可靠的夜间CO2通量数据占所有夜间数据的比例很低(通常低于50%).因此,夜间CO2通量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用涡度相关方法观测的夜间CO2通量数据失真的可能原因,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处理夜间CO2通量数据所采用的理论和一般方法,并结合中国通量网(ChinaFLUX)部分台站的观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夜间CO2通量与摩擦风速的相关关系来客观确定摩擦风速阈值的方法——平均值检验法(AVT),并以禹城站和长白山站数据为例,分析讨论了不同夜间数据处理方法对夜间CO2通量产生的影响.最后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ChinaFLUX不同台站的数据插补方法和经验方程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65.
碳排放估算是节能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碳排放的空间估算分析。本文构建和对比了基于2015年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拟合模型,并重点研究了NPP-VIIRS影像的尺度效应,探讨了500、1000、1500和2000 m分辨率的模型结果精度。研究显示:①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是碳排放估算的较优化方法,广东省21个城市之间拟合结果差异较大;②1000 m分辨率的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碳排放估算结果均方根误差最小,2000 m分辨率的绝对误差较小,并通过升尺度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③间隔100 m从500 m连续递增至2000 m的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夜间灯光影像碳排放估算结果具有波动性,在1000 m分辨率处趋于平衡。本文分析了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碳排放估算模型,揭示了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尺度效应规律,可为夜间灯光影像碳排放估算提供空间尺度优化和结果精化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6.
续宇彤  刘昭华 《北京测绘》2021,35(9):1177-1182
夜间灯光遥感与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采用2012—2019年精细处理的美国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NPP)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Imaging RadiometerSuite,VIIR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省份-江西省的三大城市(南昌市、九江市和赣州市)的夜间灯光亮度情况,从夜间灯光亮度阐述了城市发展过程.具体结论如下:南昌、九江和赣州的市县城区灯光最亮,周围区域亮度较弱.平均亮度值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一些波动,但整体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三个城市灯光较弱的面积在不断减少,灯光亮度较强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这也与当地的城市布局和经济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7.
基于高速公路夜间交通监控图像,选择其附近能见度自动监测数据作为图像是否有大雾的标准,分析有雾或无雾环境对光源及其成像的影响,提取相应的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了大雾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大雾存在时空气消光系数增大,LED电子显示屏、车灯等光源在图像上呈现出亮度减弱而梯度小,散射较明显的特点;纹理特征表明有雾时图片纹理简单、纹理较浅分布均匀,像素之间相关性大,无雾时则反之;模型评估得出临界成功指数为0.74,虚警率为0.18,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8.
通过植被指数和灯光指数定量评估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恢复情况,对灾区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的评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MS6.0地震灾区为研究区,对月度NPP-VIIRS数据、MODIS-EVI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获得4种灯光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别建立NPP-VIIRS数据和MODIS-EVI数据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地震年份的灯光指数和植被指数;通过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评价震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灯光总强度(TNL)和EVI均明显下降,与震中距离越近的乡镇下降越明显;EVI数据的下降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夜间照明恢复优于植被恢复情况;地震对TNL的影响高于EVI,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地震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文章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地震救援和震后恢复评价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9.
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提取的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邻近象元特征差异的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栅格运算识别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突变,结合阈值法准确提取建设用地边界。将该方法应用于2009年中国大陆34个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提取,并与基于TM数据以及基于DMSP/OLS数据传统全局阈值法和局部优化法提取的建设用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提取的建设用地象元数与TM影像提取的象元数呈较好的相关性(R2=0.966),均方根误差为191.64个象元,相对精度为82.79%,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边缘面积比指数和连接度指数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R2分别为0.475 4、0.366 2、0.858 9和0.915 3)。该方法不仅能准确识别大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斑块边界,而且不会漏掉小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斑块,克服了传统全局阈值法和局部优化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0.
顾及城乡差异的大区域人口密度估算——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有大区域人口密度估算结果大多是在千米级尺度上,仅能宏观地反映城乡人口分布的范围,无法准确地刻画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特征。本文将首套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引入城乡人口密度估算中,基于实现城乡划分的GlobeLand30人造地表数据,在城镇区域运用夜间灯光强度与人口的相关性将城镇人口细划到30m尺度上来估算城镇人口密度;在乡村区域引入样方估算的方法修正乡村居民地面积以估算乡村人口密度。以山东省为试验区的研究表明,本文方法无论在城乡居民地刻画还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表达上均优于参考数据,所使用的GlobeLand30的全球性也保证了该方法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