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1篇
  免费   3570篇
  国内免费   6230篇
测绘学   1516篇
大气科学   11876篇
地球物理   1278篇
地质学   6214篇
海洋学   2409篇
天文学   374篇
综合类   1150篇
自然地理   2014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82篇
  2022年   730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798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610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1055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043篇
  2010年   1064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134篇
  2007年   1033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953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863篇
  2002年   874篇
  2001年   971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48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598篇
  1994年   563篇
  1993年   483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413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4年   5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自动气象站月报表中记录异常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1,自引:37,他引:4  
汤小兵 《广东气象》2007,29(1):60-61
针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地面测报中,由于受仪器故障等的影响,容易造成本站气压、降水、草温、分钟J文件等数据出现异常,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保证Z、A文件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992.
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要点   总被引:31,自引:30,他引:1  
从如何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发,总结日常观测工作中一些有利于工作并适合自身特点的经验,抓住云的观测、月报表的预审、年报表15时段降水量挑选3方面难点要点,提出一些合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993.
取得准确日照时数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温丽华 《广东气象》2007,29(3):59-59,63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观测项目。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仪器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和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应注意事项:正确安装日照计、正确涂刷日照纸、正确整理日照迹线和正确维护日照计。  相似文献   
994.
为实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适合综合观测体系的运维模式和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在分析国内外观测站网运维模式和保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站网的建设、运营情况,提出了领导层+业务执行层+咨询层的运维模式,以及由经费保障、通信网络保障、基建装备保障、数据...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不同的地物覆盖类型,分析和评价了适用于SPOT-7卫星数据的大气校正方法,为其遥感定量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在河南省嵩山地区进行了同步观测实验,获取了SPOT-7卫星影像并进行大气校正处理,地面同步测量了大气光学特性和典型地物样区光谱,计算了地物样区在影像上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分析了不同地物覆盖类型下大气校正模...  相似文献   
996.
断陷湖盆缓坡河流成因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单元.根据岩心观察、钻井岩/电特征并结合地震沉积学方法,分析断陷湖盆缓坡河流沉积体系和砂体时空分布特征,能为油气精细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霸县凹陷文安斜坡中部东营组三段周期性地发育4条呈NE-SW辫-曲复合型河流沉积,由河道沉积、砂坝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3种亚相以及辫状河道...  相似文献   
997.
以水面蒸发量为基础,利用多年的白杨农田防护林试验资料,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白杨农田防护林蒸散量的两种估算模型,并利用白杨林实际蒸散量的测量值,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说,模型(Ⅰ)计算精度较高,但两种模型的相对误差都不是很大,都可以作为计算塔里木河流域白杨农田防护林蒸散量的方法而使用,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98.
183.31 GHz微波辐射计在探测低含量水汽时具有优势,但也存在通道饱和问题,定量研究该问题对明确该类型仪器探测水汽能力和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增雨飞机运-12搭载的183.31 GHz微波辐射计GVR(G-band water Vapor Radiometer),采用探空资料对该辐射计4...  相似文献   
999.
安岳毗卢洞是宋代四川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对研究巴蜀石刻历史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年代久远,石窟渗水病害以及由于渗水衍生的其他病害不同程度地对文物造成了破坏,渗水病害是石雕岩体的最突出的问题。为研究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基于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排除支持毛细水对石窟的影响,并结合地面径流、包气带水、凝结水和悬挂毛细水等影响因素,研究大气降水的周期变化和水汽-凝结水的循环交替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状态对石窟的影响,探究毗卢洞石窟水害成因模式。结果显示:石窟渗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和空气中的水汽。大气降水到达地表后,部分由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孔隙进入岩体形成包气带水,部分在雨强条件合适时形成地面径流,其具有周期变化的特点。大气降水的周期变化和水汽-冷凝水的循环交替带来的不稳定,加速了石窟水害的发生。研究成果可以为石窟寺水患防治和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1999年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隆霄  程麟生  王文 《高原气象》2007,26(3):563-571
利用客观分析资料和加强观测期资料,对1999年6月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持续性梅雨期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9年梅雨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强降水带状分布非常明显,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带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雨带的南北边界非常清楚。(2)在对流层低层,从孟加拉湾来的西风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前缘的东南气流在长江流域维持,为此次强暴雨过程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条件。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的存在和维持为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机制,而对流层中低层的中性对流不稳定特征则为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机制。(3)梅雨锋区对流层低层的水汽辐合非常明显,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同时南海季风槽在向梅雨锋区输送水汽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热带海洋地区向我国内陆输送水汽的通道。(4)平均纬向风速u对流层高层出现了与高空西风急流与高空东风急流相对应的两个强风速核;径向平均风速v在400 hPa以下层次盛行南风,而在400 hPa以上的高层盛行北风;受两侧下沉气流的制约,梅雨锋降水带南北两侧存在位势不稳定层结中的不稳定能量无法释放,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