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5篇
  免费   5922篇
  国内免费   9881篇
测绘学   1173篇
大气科学   16633篇
地球物理   2561篇
地质学   10707篇
海洋学   3614篇
天文学   454篇
综合类   1036篇
自然地理   1630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1003篇
  2022年   1069篇
  2021年   1199篇
  2020年   1163篇
  2019年   1525篇
  2018年   1077篇
  2017年   972篇
  2016年   964篇
  2015年   1235篇
  2014年   1679篇
  2013年   1468篇
  2012年   1532篇
  2011年   1603篇
  2010年   1584篇
  2009年   1674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725篇
  2006年   1611篇
  2005年   1511篇
  2004年   1360篇
  2003年   1156篇
  2002年   945篇
  2001年   989篇
  2000年   761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705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610篇
  1994年   592篇
  1993年   496篇
  1992年   465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172.
热带气旋的云系结构对其移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发展的东海热带气旋模式,根据热带云团的特点,设计了积云模型并叠加到台风中去,研究台风云系结构对其路径的影响。理想试验表明,只考虑温度场扰动,台风的移动偏向于密闭云区方向;而仅考虑湿度场扰动,台风的移动无固定的偏向。对9414号台风19940810的初始场,叠加积云模型的试验表明,预报路径较好地反映了其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3.
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迪生 《海洋学报》1995,17(4):41-54
本文根据TOGA研究计划第1、2、3、8共4个航次考察结果,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发生前,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非常强烈,埃尔尼诺事件发生后,海-气热量交换反而减弱;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热量交换也非常强烈.热带西太平洋对大气加热场的变化与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不一致;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不但中太平洋水温异常增暖,同时西太平洋西部洋域表层水也在增暖;热带太平洋信风的加强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建立和热带太平洋西风的爆发导致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似乎是至关重要的,西风爆发首先出现在中太平洋热带海域,然后逐渐往西扩展;西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以潜热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潜热加热效应在低纬度热带海洋上的极大值均与热带天气系统的活动有紧密联系.大气主要是从热带西太平洋洋域获得热量.  相似文献   
174.
南中国海定常环流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是我国沿海最大最深的海域,中外学者曾作过一些研究。徐锡祯等用动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南海的水平环流,首次给出了整个南海海域四个季度各层次的平均密度流图(如图2A、2B均引其动力计算结果)。该文给出的500米层(即中层)的环流与表层基本一致,并说明了南海环流有着较大的深度,至少在800米层的深度上,环流运动依然清晰可见。其动力计算的速度零面选为1200分巴。  相似文献   
175.
最短路径是GIS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现有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以节点-弧段联合结构为基础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通过实际数据的试验,证明了其可靠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6.
本方案采用850、700、500hPa三个层次的环境平均流场作控制点法。综合考虑这些层次上的引导气流在不同时、空域中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效果比单一取某层作引导为佳。且对用来预测台风的未来24小时路径是否异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7.
北大西洋海流是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热带的热量从墨西哥湾传输到北大西洋北部。这些热量被释放进向东移动的气团中,极大地改善了欧洲北部的冬季气候。我们通过模式模拟预测出:随着CO2浓度的持续增加(IPCC第3个评价报告:气候变化,2001),下个世纪的大洋循环会极大地减弱。自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我们开始观察到由于来自Nordic海的流量减少,北大西洋北部的海水不断淡化(Hansen等,2001;Dickson等,2002)。  相似文献   
178.
本文采用1985年12月12日至1986年2月8日“向阳红14”号调查船在太平洋调查所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四种热交换量。结果表明:海-气热输送与天气系统和海洋水文条件关系密切。冬季,在各种天气系统条件下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的大气主要是从海洋得到热量,其中以黑潮流经的海域最为明显,而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是海洋以潜热的形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  相似文献   
179.
180.
影响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有海岸地貌、海滩植被.海平面水位变化、暴风(包括飓风和台风)、潮差及季节性水位变化、自然变化造成砂源供应短缺和人为活动引起的砂源供应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