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1篇
  免费   1823篇
  国内免费   3107篇
测绘学   3193篇
大气科学   5636篇
地球物理   923篇
地质学   3400篇
海洋学   1411篇
天文学   516篇
综合类   1261篇
自然地理   129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745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755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围绕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物理化学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结构的观测试验研究,开展了城市边界层大气污染物三维结构观测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等5次综合性观测试验研究。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初步建立了城市环境边界层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2.
试论厄尔尼诺对广西气候异常影响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瓦克环流,哈德莱环流,副热带高压,台风等的分析,结合广西降水和气温异常状况,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使瓦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发生变化,引起副热带高压增强,台风生成数减少,从而产生广西前汛期偏涝,后汛期偏旱,全年气温偏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李毓芳 《地球科学》2001,26(2):134-134,166
地质科学 ,在六大自然科学 (即天文、地质、生物、数学、物理、化学 )中居第二位 ,与五大学科交叉 ,据路甬祥[1 ] ,在世界科技前沿七大领域 (即生命科学、物质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大科学、交叉科学 )中居第三位 ,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科学在信息、材料、能源、农业、医药、空间、海洋、国家安全 8个方面中 ,同样是无所不在 .  中国地质科学名称 ,据柴育成等[2 ] ,地质学二级学科共列 1 8个 :1 .古生物学 (含古人类 ) ;2 .地层学 ;3.矿物学 ;4.岩石学 ;5.矿床学 ;6.沉积学 ;7.石油地质学 ;8.煤田地…  相似文献   
994.
云贵高原是青藏隆起在南亚大陆形成的一个海拔梯度大、地势格局复杂的特异环境单元.该地域兼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交汇影响,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之一.青藏隆起对云贵高原现代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1)全球性大气扩散污染物的屏蔽效应和局地性大气扩散污染物的滞留效应;2)区域化学风化的增强效应和物理侵蚀的梯级效应;3)地表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低纬度-高海拔效应.核素示踪模式分析表明滇西与黔中地区之间137Cs自大气散落差异明显[1986年以前,洱海和红枫湖沉积物中137Cs散落的累计值分别为(0.11±0.01)Bq/cm2及(0.37±0.01)Bq/cm2],而7Be的散落相近.这说明青藏隆起对滇西地区存在全球性扩散大气污染物散落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995.
遥感影像分类与地学知识发现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王雷  冯学智  都金康 《地理研究》2001,20(5):637-643
遥感与地学之间存在着数据与知识上巨大的互补性。本文通过地面类型数据将遥感影像分类与地学知识发现结合起来:用遥感数据驱动发现地学知识,用地学知识解释、确认、检验遥感分类结果,并使用统计值和分布谱来定量化表达地学知识,形成一体化的遥感地学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996.
三角洲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珠江三角洲感潮河段年最高洪潮水位存在长期上升趋势的事实,提出了河口区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新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不同年代同频率的设计洪潮水位各不相同,也存在相应的长期变化趋势。以灯笼山站为例,新方法计算的2030年和2050年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分别为3.12m和3.28m,比传统频率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分别高出0.24m和0.40m。建立有关部门在制定河口区的防洪标准时,根据洪潮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作相应的动态调整,以适应河口区洪潮水位变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7.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内作物生长季期间土壤潜在蒸散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情形。结合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提出了5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98.
国际旅游支付方程、支付等级与旅游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90年代截面数据,分析国际旅游支付与人均GNP的关系,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反映国际旅游支付;据此方程将国际旅游支付能力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揭示各等级旅游支付与人均GNP的对应关系;又依据实际旅游支出与模型计算值之偏差,将国际旅游偏好划分为强、中、弱三种类型;阐述一个包括支付等级和旅游偏好双指标的国际旅游综合分类方案,为分析和预测国际旅游支付市场提供新根据。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法。包括知识的获取和表达 ,以及将知识用于土地利用分类。知识的获取和表达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原有的GIS土地利用数据与新的遥感图像配准、叠加、集成 ,并从中挖掘各类型的光谱知识。二是通过对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并从中得到原有各土地利用类型经数年后变成其它类型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将其定量化表达成新遥感图像上各类型的先验性概率。在知识的应用和分类方面 ,分别对原土地利用各类型所对应的遥感图像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处理 ,利用各自可能出现的类型及其各类型的先验性概率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研究表明 ,该方法将原有的GIS数据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先验性知识综合集成用于新的遥感图像的分类中。这不仅可以促进GIS数据更新的自动化 ,而且还可以得到比常规最大似然法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