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4篇
  免费   1687篇
  国内免费   2256篇
测绘学   805篇
大气科学   8103篇
地球物理   704篇
地质学   1261篇
海洋学   612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514篇
自然地理   148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我转换为区域旱涝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季旱涝灾害指数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2.
徐良炎 《气象》1996,22(4):17-19
1995年,我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但季节分配不均。春季,北方干旱范围较大,陕、甘等省冬春夏连旱,旱情严重。汛期,江南及东北南部暴雨频繁,赣、湘、辽、吉等省发展严重洪涝。全国大部地区热量比较充足,但光照条件欠佳,部分地区作物遭受低温寡照或霜冻危害。登陆台风和热带风暴偏多,两广局地损失严重。部分地区遭受风雹或沙尘暴袭击。  相似文献   
953.
阐述了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的理论基础,以CSU-CHILL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例,介绍了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雷达测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例说明了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4.
李川  芮景新 《四川气象》1996,16(3):6-10
1995年,我省大部地区降水比较调和均匀,年总降水量盆地大部正常或略偏少,仅 中部南充,遂宁-带偏少2-3成,干旱较严重,而川西高原的康寂地区偏多2成,造成局地严重洪灾害。本年度的干旱特点;以夏旱为主,夏旱面宽但持续时间短,因此与历年相比仍属一般夏旱年;春旱一般,伏旱轻而偏迟,具有伏秋连旱的特点。本年度的洪涝灾害具有偏晚发生,次数少而局地强度大的特点,8月9-12日、23-24日两次大暴雨过程,致  相似文献   
955.
徐洪  潘建华 《四川气象》1996,16(3):34-37
根据四川省气象台和涪陵地区的伏旱定义分析了历年来涪陵地区的伏旱情况,并引用一种可逐日计算的干旱指数对伏旱地区的实时评估,经比较这两种干旱定义除在极少数年份外均能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这种实时干旱指数能很好的反映出伏旱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56.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总被引:75,自引:21,他引:75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7.
暴雪天气是北方冬季灾害性天气之一,准确预报这种天气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采用天气学方法对1995年“3.15”暴雪进行了个例分析。分析得出:河套槽的生成和发展是产生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暴雪天气的主要背景;地面气旋北上是产生暴雪的天气特征,低空急流输送水汽是增强降雪强度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58.
利用Fieher判别原理,选取适当因子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对我区7月上旬出现≥30℃高温日数进行判别.历史判别拟合率达22/25,近三年试报正确,可在当地预报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59.
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冷涡一般指活动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空冷性涡旋。本文规定:高空500hPa和700hPa出现闭合的等高线、地面图上无锋面气旋的高空冷性涡旋,并且在此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其中必须在一个省内至少有2个站暴雨,为东北冷涡区域性暴雨日(以下简称冷涡暴雨)。本文应用1980~1989年历史天气资料,对于冷涡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物理诊断分析,在冷涡暴雨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及其热力、动力特征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深化认识冷涡暴雨与气旋暴雨形成的不同物理特征,为冷涡暴雨的预报提供物理因子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60.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按天气尺度划分属于中尺度系统。本文用中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和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揭示出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的活动规律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寻找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