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前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已在国内台站大量列装,观测记录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本文通过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了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的数据结构、内容及其在业务中的应用.发现:DSG5型降水天气现象仪记录的降水天气现象与人工观测基本一致,但记录的降水开始时间比实际滞后,结束时间比实际提前,一些微弱降水没有记录;利用观测的...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毫米波云雷达、降水天气现象仪、风廓线雷达、双偏振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对2023年12月14日山东暴雪过程的环流背景和降水粒子微物理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新型观测资料在降水相态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受高空槽、低空西南急流和江淮气旋影响,伴随地面气温下降和中层暖层消退,出现雨、雨夹雪、冰粒和雪等相态。(2)降水天气现象仪探测发现,雪和雨的下落末速度均较小,雪粒子直径超过8 mm,雨粒子直径大多在4 mm以下。(3)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到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谱宽和垂直液态水含量降低时,雨夹雪转为雪。(4)风廓线雷达显示雨夹雪和冰粒阶段对应强的低空西南急流和最大垂直速度(4~5 m·s-1),转雪时3 km以下垂直速度降低至2 m·s-1左右。(5)相关系数(Cc)、差分反射率(ZDR)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因子(Zh)等双偏振参量可判断融化层亮带,亮带的下降和消失可指示此次过程雨向雪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3.
李林 《四川气象》2000,20(1):48-49
1 提高云的观测水平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 (凝华 )成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物。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 ,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 ,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 ,是了解认识大气物理状况 ,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预报天气的重要手段。但是 ,近几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云的观测日趋简单化 ,如Ns、Ac云中Aclent、Accast、Ci云中的Cinot、Ciunc和Csnebu及Cc云 ,现在很难看到 ,有的…  相似文献   
114.
地面气象观测人工站与自动站记录差异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出现差值大于规定标准时,应结合天气现象、测报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供电、数据传输等综合分析,找准问题原因,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方法,提高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5.
气象影视节目中天气现象的拍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各种天气现象的拍摄技巧:利用一些气象学知识和天气预报情况,对拍摄地点和时间做出准确选择,抓住不同天气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调节摄像机的参数,注意画面构图和色彩层次,拍摄出更真实的天气现象和更艺术的画面。  相似文献   
116.
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采用Bouguer-Lamber定律,反演郑州地区2008年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天气条件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郑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2007年持平,波长指数有所增大。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高,秋冬低,最低值出现在12月,郑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主要受工业烟尘影响。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交通负荷的变化可能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影响较大。轻雾和霾均能引起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显著增大,并且轻雾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大于霾。沙尘过程中,气溶胶光学厚度急剧增大,而后逐渐下降,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波长指数会减小。  相似文献   
117.
利用自动站草面温度判定霜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气探测工作中,判定霜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贴地(或贴近地物表面)层温度〈0oC。在实际观测中存在空气最低温度〉0℃、地面最低温度〉0℃、草面最低温度〈0℃的不同观测日,天气现象中分别记录有霜和无霜的问题。应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可以对当日是否出现霜作出准确判定,这对大气探测工作,特别对初霜目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河曲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雨雪少,这种气候使得天气现象中,雨淞很少见。雾淞每年都要出现几次,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雪后寒冷的日子里,一般都是比较轻的雾淞,直径不到15mm。但2006年12月5日出现的一次雾淞很大,超过15mm,达到了测重标准,近十几年来还是头一次出现。由于观测过程比较复杂,又是第一次碰到,现把此次观测过程记录下来,与广大地面观测员共同学习和探讨,以求测报工作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9.
测报报表封底“主要天气过程”栏的记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影响广东的主要天气系统,通过分析气象要素(气温、雨量、气压)的变化和灾害性天气来找主要天气过程时段,并说明引起要素变化和天气现象出现的一般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20.
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实现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针对地面观测规范中34种天气现象,设计了基于图像、光学散射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多种技术的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它由天气现象传感器和数字处理器两部分组成,天气现象传感器完成天气现象的图像和光学特性采集,数字处理器将模拟图像数字化,对数字图像和光学特性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结合自动站的资料进行天气现象自动化识别。图像采集和识别技术在凝结天气现象自动识别试验中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