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4篇
  免费   4250篇
  国内免费   5986篇
测绘学   1099篇
大气科学   14274篇
地球物理   974篇
地质学   6550篇
海洋学   204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110篇
自然地理   2252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753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781篇
  2014年   1201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082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923篇
  2003年   994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732篇
  1997年   781篇
  1996年   760篇
  1995年   725篇
  1994年   595篇
  1993年   457篇
  1992年   377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266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4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2.
WWATCH模式模拟南海海浪场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NOAA/NCEP环境模拟中心海洋模拟小组近年新开发的一个准业务化的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 Ⅲ(以下简称WWATCH),以每天4次的NOAA/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输入,模拟了1996年的南海海域的海面风浪场,通过分析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的上升和下降轨道在南海海域的交叉点位置处的风、浪观测资料与NCEP风场和WWATCH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NCEP风场基本与T/P高度计的风速观测结果一致,相应的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也基本与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观测结果相一致,但从空间上看,在计算区域中心附近海域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靠近计算边界附近海域的结果相对较差,但这种因边界而影响模拟结果的范围很有限;从时间上看,冬季风期间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而夏季风期间的结果偏小的趋势明显,并且这种偏小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期间的极小风速值附近。  相似文献   
73.
热带大西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发展的中等复杂程度海洋模式(IOM)在给定表面强迫条件下模拟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利用NCEP的41a(1958~1998年)逐月平均表面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a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对3组试验模拟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并按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别分析,揭示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异常对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的变率.模式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弱ENSO型,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南、北大西洋变化相反的偶极子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对海表温度变化都有贡献,其中赤道外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主要由热通量异常引起,而近赤道SSTA的变化主要由动量异常强迫引起.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热通量强迫的作用远比动量强迫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模拟SST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还能够模拟温跃层深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温跃层深度的变率主要由动量异常决定,热通量异常强迫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74.
油气勘探证明,古三角洲沉积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尽管大型三角洲的沉积体非常巨大,但毕竟为数有限,而中、小型三角洲数量甚多,分布普遍,沉积层次清楚,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建立多沙性中、小型河流入湖三角洲沉积模式,对于我国的油气勘探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5.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76.
本文推导出σ坐标系斜压大气的准地转位涡方程,该方程形式与P坐标系的准地转位涡方程非常相似,但本质不同,本文还用WKB方法讨论了大地形坡度对斜压大气扰动发展的影响。指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有利于低层大气槽线呈西北-东南向的扰动发展,也有利于高层大气槽线呈东北-西南向的扰动发展  相似文献   
77.
热带气旋风场的一种数值计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强 《热带海洋》1995,14(1):46-53
利用动力学方程组,并对其中垂直梯度项和垂直扩散项进行了参数化处理,利用每日4次的地面天气图资料和台风年鉴中台风中心位置资料,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热带气旋及其环境场进行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模式得到的热带气旋风场及其周围的环境风场比利用公式法得到的风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8.
李开乐 《海洋预报》1992,9(3):74-79
本文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一种人工智能系统。系统的重要特点是,根据预报指标经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的机理性知识所设计成功的系统主程序之一的“预报指标自动归纳程序”,能够通过对多因子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自动生成含有较全面知识规则的规则库。有关专家只须凭感性经验提供可能因子和原始资料,系统便能帮助升华出理性的经验规则,自动建成某一专项业务的应用预报系统。对这种“母系统”的反复使用,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资料生成相应的多种应用系统。既适用于气象上风雨暑寒各类天气预报,也适用于其他某些专业,如水文、地震等的定性预报或分析。 本文除简单介绍系统的构造、功能、设计原理之外,还给出一个应用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本系统去产生应用性系统的具体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79.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 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海-气耦合模的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为最显著模态,模态协方差贡献比在四季均超过80%,空间上SST表现为与南海等深线相一致的海盆模态,风场上主要表现为弱的冬季风或弱的夏季风,各个季节的海-气耦合模态都主要反映了SST-蒸发-风反馈这样1种正反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且冬季风期间这种相互作用要更强烈些。时间系数均主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和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以及与ENSO相关的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弱的季风对应暖SST的特征体现了这种耦合模态隔季相关的特征,都对应夏季华南旱(涝)、江南涝(旱),华北、山东半岛旱(涝),东北涝(旱)这样1种波列状的旱涝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80.
苏北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具有50年的历史,在收集前人资料分析基础上,对苏北盆地和黄桥二氧化碳气田及朱家墩天然气田生储盖体系的地质特征及成藏要素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典型成藏模式;认为苏北盆地虽然只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古、中、新生代盆地的一小部分,但其幔源"古生新储"二氧化碳气田和常规"古生新储"天然气田的发现对于海域南黄海盆地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