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806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48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通过介绍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以及对矿床特征的初步研究,进一步阐明"小岩体成大矿"的地质事实及这一理论对勘查找矿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阐明该矿床的发现昭示区内该类型矿床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其对东昆仑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2.
构造运动及其形态,不仅可为金矿的形成提供导矿和容矿空间,而且又是矿液运动的直接或间接的驱动力。区域深大断裂的形成、活动,地层的褶皱、错动都可有不同规模、不同产状、不同性质的次级断裂、裂隙及破碎带的产生,这些对金矿的形成都极为有利。本文通过对大场金矿的剖析,从构造角度阐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丛冲  罗士俊 《云南地质》2012,31(4):468-470
新岐花岗岩可分为四类。岩石富硅、富氟、富钾,而贫钛、铁、钙、镁,属于铝过饱和系列。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与Li-F花岗岩有关,分原生及风化矿两类。  相似文献   
954.
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S-Se同位素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朱光有  苏劲  卢玉红 《地学前缘》2012,19(4):276-283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的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文中分析了遵义中南村和张家界后坪两个Ni-Mo-Se矿层及其围岩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和全岩的硒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两个Ni-Mo-Se矿层形成时的环境存在区域性差别,中南村矿层形成于间歇开放的海洋环境,而后坪矿层形成于封闭的缺氧(静海)环境。较大的硫同位素范围暗示硫酸盐还原菌控制硫同位素的分馏,而热液流体可能提供了大量金属元素,从而导致矿层富集大量的硫化物和稀有金属。硒同位素组成指示牛蹄塘组底部热液流体的Se可能重新经历了氧化还原循环,而Se的富集过程可能受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过程控制。因此,控制多金属富集的因素主要为富集金属的热液流体的参与和缺氧环境下的自生沉积。  相似文献   
955.
彭素霞 《地质与勘探》2012,48(2):250-258
[摘 要]本文主要在先前一些研究者对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构造、海相火山岩和块状硫化矿床研究所获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重点从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基底的物性特征,来分析和讨论所见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变火山岩类的物源区及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一些区域找矿思路。所得结论主要包括:(1) 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的真正基底应是从阿拉善或华北地块分裂出来的一套绿岩类型火山沉积建造,并以古元古宙的北大河群和龙首山群为代表;(2)北祁连造山带的基底从克拉通向大陆裂谷构造体制转换大致发生在早-中元古宙的分界时限(约1777Ma),并普遍以一套大陆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典型特征;(3)不同时代或不同构造体制下形成的火山岩,各有其不同的物源区和成岩模式。具体说,在元古宙 绿岩类型的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克拉通早期由原始玄武质下地壳转变来榴辉岩或基性麻粒岩相,进入大陆裂谷构造体阶段,便转换为一种幔-壳双层岩源区模型,而晚期的次火山岩类的源岩明显是已经过先期大量改造或改变了中上地壳物质作为物源;(4) 按大陆裂谷成矿体系并结合以往一些区域调查资料,提出托莱山西段的小龙口-九个青羊地段可能是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潜在远景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956.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藏高原某钼多金属矿的勘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地质工作者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气候恶劣,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双频激电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激电测井和AMT大地电磁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青藏高原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效果。本文在简述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阐述了针对本区选择的物探工作方法及技术,针对激电扫面异常的个别区域,进行了双频激电中梯精测剖面和AMT大地电磁测深,结合双频激电中梯精测剖面,重点对AMT大地电磁测深做了必要的推断解释,针对矿化现象,对钻孔进行激电测井做了深入剖析。结合上述工作,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辉钼矿化细粒花岗岩的异常带的分布、埋深、走向等情况,并利用地质资料,划分了若干个断层破碎带;后期布设实验钻孔,找矿效果明显,为今后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找矿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57.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高Ba-Sr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中,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Ⅰ型斑岩体,稀土、微量元素及Sm-Nd、Rd-Sr同位素数据指示其主要来自地壳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异常高的Ba-Sr含量源于对区域早期富Ba-Sr岩浆岩物质的继承,幔源物质的加入使岩浆由S型转为Ⅰ型.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指示其形成于岛孤环境.三件样品锆石SHRIMP U-Pb测年得出的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1.9±1.1Ma、147.7±1.3Ma和152.7±1.1Ma,表明岩体侵位于晚侏罗世.靠背尖岩体受后期热液影响广泛发育钾化、硅化等高温蚀变,并可能有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因此前人报道的黑云母40Ar/39 Ar年龄134.3±1.4Ma可能代表构造热事件的年龄.  相似文献   
958.
杨剑  易发成 《矿物学报》2012,32(2):281-287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但各个元素的赋存状态有所不同。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层是贵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富集体,富集系数高。黑色岩系多元素的异常富集是古地理环境、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和缺氧事件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59.
迟广成  伍月 《岩矿测试》2014,33(3):353-358
晶体矿物学理论认为不同成岩环境金伯利岩中尖晶石族矿物由于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其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无矿、贫矿、富矿金伯利岩岩管中的尖晶石族矿物晶胞参数和化学成分的测定,研究尖晶石族矿物化学成分和晶胞参数变化与无矿、贫矿、富矿金伯利岩的内在关系,可以提高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找矿效率。为了确定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中的尖晶石族矿物种属,探讨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中尖晶石族矿物化学成分和晶胞参数与金伯利岩含矿性关系,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波谱仪对50件尖晶石族矿物中的MgO、FeO、TiO2、Al2O3、MnO及Cr2O3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运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136个尖晶石族矿物晶胞参数进行测定。数据统计显示:瓦房店金伯利岩中尖晶石族矿物为铬铁矿和镁铬铁矿,以化学分子式中A、B组主要阳离子占位特征为基础,可把矿区的尖晶石族矿物划分为10个亚种;如果用尖晶石族矿物化学成分中Cr2O3与(Cr2O3+Al2O3)含量的比值Cr'来表示尖晶石族矿物与金伯利岩含矿性的关系,金伯利岩岩体含矿性由富矿→中等含矿→贫矿,相应岩体中尖晶石族矿物Cr'值分别为89.5%、83.4%~87.1%和70.2%,逐渐变低;从无矿金伯利岩岩体→贫矿和中等含矿金伯利岩岩体→富矿金伯利岩岩体,金伯利岩体中第一世代尖晶石族矿物晶胞参数分别为0.831~0.832 nm、0.834~0.836 nm、0.837 nm,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中第一世代尖晶石族矿物晶胞参数大小和Cr'参数可以作为判断辽宁瓦房店金伯利岩含矿性的指示标型。  相似文献   
960.
通过黔东及邻区新元古代甲路沉积时期岩石地层的对比,反映出武陵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古地貌对后期沉积环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甲路组底部底砾岩建造组合特征反映,梵净山为山前泥石流-河流沉积,南东的湘西芷江地区属河流-滨岸相沉积,从江及桂北属河流-滨岸砂砾滩相沉积,可以确定梵净山地区为该时期古地貌高位区,其南东桂北-从江地区为古地貌低位区,并首先遭受海侵接受沉积充填;甲路组上部发育的一套钙质岩系在区域上有很好的可对比性,反映出该地区在武陵造山运动之后经历了沉积填平过程而使区域沉积环境相对一致,同时说明了该地区下江时期由于裂陷作用而出现的沉积分异是在该时期之后才加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