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0篇
  免费   1579篇
  国内免费   2440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7801篇
地球物理   441篇
地质学   1542篇
海洋学   852篇
天文学   255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140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4篇
  1951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21.
The authors discribed a new polystigmate combination, Gomphonema turris Ehr. var. okamurae (Skv.) Fan et Bao.comb.nov., and two new varieties, Gomphonema tuttis Ehr. vat. latum Fan et Wang. var.nov. and Gomphonema acum/natum var. obtusum Fan et Bao, var. nov., that were distinguished by frustule morphology under LM.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reshwa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对第22太阳周(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中发生过M级以上的X射线耀斑(Hα耀斑级别≥M级,并伴有X射线的耀斑)对应的395个活动区资料进行了耀斑指数的统计,得到的结果:1.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级别综合指数表,2.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总指数表,3.第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总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4.第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濯斑总指数直方图,该图表明第22太阳周活动的极大年分别是1989和1991年,为第23周太阳活动预报提供了可用参数。  相似文献   
24.
太阳磁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国际上太阳磁场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耀斑与磁切和电流的关系,电流螺度和磁螺度,磁场拓扑性,三维磁场外推,色球磁场研究,日冕磁场研究,内网络磁元,磁流和振荡,极区磁场观测以及色球磁元观测等方面内容,同时也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站最近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YOHKOH高分辨率的太阳X射线数据,SOHO的多波段大尺度观测,TRACE的高分辨太阳过渡区资料,为研究太阳磁场从内部到距离几十太阳半径处的大范围演化提供了依据,高效的空间资料结合长期的地面资料,将是正派推动太阳磁场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5.
太阳线性无力场评注和快速傅氏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慕陶  张延安 《天文学报》2004,45(4):361-380
首先对30年来用无力场计算太阳活动区磁场方法作了一些评注,特别研究了线性无力场解中的几个误区,提出了准线性无力场方法并探讨了快速傅氏变换在线性无力场计算中的应用,以2000年9月15日NOAA 9165活动区磁场为例,应用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磁力线走向,然后同紫金山天文台赣榆观测站观测的精细Hα图形对比。  相似文献   
26.
Radio observations of some active regions (ARs) obtained with the Nobeyama radioheliograph at λ=1.76cm are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n the upper chromosphere, based on thermal bremsstrahlung.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n the photosphere from observations with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Telescope (SMFT) at Huairou Solar Observing Station of Bei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difference i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between the two layers seems reasonable. The solar radio maps of active regions obtained with the Nobeyama radioheliograph, both in total intensity (I-map) and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s (V-map), are compared with the optical magnetograms obtained with the SMF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adio map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photospheric magnetogram of a plage region suggest that the radio map in circular polarization is a kind of magnetogram of the upper chromosphe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radio map in total intensity with the photospheric vector magnetogram of an AR shows that the radio map in total intensity gives indications of magnetic loops in the corona, thus we have a method of defining the coronal magnetic structure from the radio I-maps at λ=1.76 cm. Analysing the I-maps, we identified three components: (a) a compact bright source; (b) a narrow elongated structure connecting two main magnetic islands of opposite polarities (observed in both the optical and radio magnetograms); (c) a wide, diffuse, weak component that corresponds to a wide structure in the solar active region which shows in most cases an S or a reversed S contour,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Sun. The last two components suggest coronal loops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above the neutral line of the longitudinal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介绍1m望远镜夜间观测情况,并对夜间观测时段(有效观测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其结果。  相似文献   
28.
我们对第12周至第22周的太阳黑子月平均面积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应的太阳黑子月平均数相比较,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月平均面积数活动周与太阳黑子月平均数活动周有一定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太阳黑子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与太阳黑子面积数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上不一致;太阳黑子平滑月平均数活动周上升期与太阳黑子平滑月平均面积数上升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相同;太阳黑子平滑月平均数活动周平均效果的瓦德迈尔效应(Waldmeiereffect)一般要比太阳黑子平滑平均面积数的活动周明显;文中还对太阳黑子平滑月平均面积数活动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地球物理现象和太阳活动中的高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震年 《天文学报》1995,36(1):65-72
本文用几种谱分析方法了从1976年7月-1992年9月期间的地球物理资料(日长变化,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及1976年7月-1987年12月的日冕指数。结果证实所有序列中呈现出40-60天的振荡,同时也表明:它们的振幅和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研究了谱结构的时空分布和讨论地球物理象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30.
Us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activity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Beijing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sunspot numbers, and that solar activity probab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precipitation on 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