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We propose that grand minima in solar activity are caused by simultane- ous fluctuations in th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and the Babcock-Leighton mechanism for the poloidal field generation in the flux transport dynamo model. We present the following results: (a) fluctuations in th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are more effective in producing grand minima; (b) both sudden and gradual initiations of grand minima are possible; (c) distributions of durations and waiting times between grand minima seem to be exponential; (d) the coherence time of th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has an effect on the number 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grand minima, with a coherence time of about 30 yr being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We als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grand maxima and find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durations and waiting times between grand maxima are also exponential, like the grand minima. Finally we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Babcock-Leighton mechanism can be operative during grand minima when there are no sunspots. We show that an a-effect restricted to the upper portions of the convection zone can pull the dynamo out of the grand minima and can match various observational requirements if the amplitude of this a-effect is suitably fine-tuned.  相似文献   
192.
探讨太阳周极小年的性质关系到确定极小值的位置及太阳周的长度,从而与太阳活动周的研究、太阳活动预报及水文、气象等地球物理现象的研究密切相关.当前对第22黑子周特征值的预报相当弥散,第22周起始极小是否已经出现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不同的太阳活动指标达到极值的时间不同,一般以太阳黑子数月均平滑最低值的位置来定义极小年.  相似文献   
193.
本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探讨了现代太阳周(1850年1月─1992年5月)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可预报性。用时间延迟方法重构吸引子,计算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λ_1=0.023±0.004bits/月),估算了用这些黑子数进行确定性预报的理论时限(t=3.6±0.6年).结果表明,动力系统的可预报性与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有直接关系,黑子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演化不是周期的,也不是拟周期的,而是混沌的。即使今后找到了描述该过程的确定性方程,它的长期行为也不可能准确地预报,只能作短期预报,这是黑子数本身的混沌特性决定的。用于黑子数预报的纯粹数值统计方法仅对短期预报才有效。  相似文献   
194.
吕志红  李强  李晶  侯波  王阳  王丽莉 《气象》2006,32(9):90-94
利用抚顺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分析了抚顺冬季异常偏冷年的气候特征,发现异常偏冷年都有最低气温低于-30℃的冷段,并且气候变暖后,降雪多、积雪深是其主要特征。同时通过分析深层平均地温、太阳黑子活动、大气环流等资料,发现抚顺冬季气温异常偏低一般都出现在太阳黑子峰谷年附近,并与前期3-11月0.8m深层平均地温呈正相关,北半球500hPa冬季欧亚地区距平场为西高东低,东亚槽稳定建立,并且大气环流以大西洋-欧亚E型环流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5.
官满元 《广西气象》2007,28(1):60-63
通过对影响方宁市的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分析,得出2004年出现特大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当年无热带气旋影响。最后从赤道辐合带、副高特征、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等方面入手,分析2004年无热带气旋影响万宁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6.
2004年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万宁市的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分析,得出2004年出现特大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当年无热带气旋影响。最后从赤道辐合带、副高特征、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等方面入手,分析2004年无热带气旋影响万宁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7.
利用1月份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夏季平均气温制作图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当太阳黑子相对数处于峰顶(极大值)时,气温为正距平;当太阳黑子相对数处于谷底(极小值)以及谷底区域时,气温为负距平.并且夏季各月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也有较好的相关性.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夏季气温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农作物的发育、生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8.
2000年山东半岛春夏干旱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2000年春夏季(3-8月)山东半岛高温少雨特征和干旱概况,并从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太阳黑子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少雨干旱的成因。针对山东半岛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短缺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9.
孙彭龄  雷媛 《浙江气象》2001,22(2):10-13
对造成1998年特大洪涝的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110~150°E)异常偏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地区阻塞高压、东亚低槽的维持、厄尔尼诺现象、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弱以及南印度副高的持续偏强.其中东亚阻塞高压和厄尔尼诺现象,对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异常偏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0.
12 太阳的发电机过程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呈气态,热得足可以导电(也就是等离子体),它比任何具有永久磁性的物体都要热得多。因此,太阳黑子的磁性一定是电流产生的。19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