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针对当前县域尺度城镇化研究不足,以及传统数理统计模型无法描述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的薄弱点,从空间自相关视角来探讨县域尺度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及社会4个维度构建县域城镇化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县域尺度城镇化,较科学地评价县域城镇化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并解释其影响因素,实现了对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规律有效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县域城镇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存在"南高北低"区域分异;县域城镇化具有显著全局空间集聚,局部H-H区集聚"合-芜-马",L-L区集聚皖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交通网络改善、中心城市作用及发展政策倾向是影响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2.
通过生成遗址点的Thiessen多边形,结合应用小多边形的概念及理论,综合分析了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聚集状况以及该地区在石山子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生存环境及交通等特征。结果表明:用Thiessen多边形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确定聚落中心,并合理推测史前时期农业、生存环境和交通等人地关系状况。从石山子到龙山文化时期,小多边形数量不断增加反映出聚落聚集程度和文化交流水平的提高,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淮北平原中部明显是区域内聚落的中心,且多边形中心到边的距离逐渐减小说明先民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及农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淮北平原史前文化发展受环境变化影响,从石山子到龙山文化时期,气候条件逐渐趋于干旱,沼泽萎缩,气温变化不大,这种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先民的生产生活,不仅遗址和小多边形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平原中部和淮河干流沿岸地区出现了多个遗址群和聚落中心,史前文化蓬勃发展,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从小多边形的分布方向也可以推断出西北—东南向古水系对淮北平原史前遗址之间的交通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略论安徽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国土面积13.94万km2,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准和江南三大地区。全省平均年雨量自北向南为800mm至1800mm。从人均、亩均水资源量而言,安徽是贫水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为1125m3,接近于世界公认缺水警戒线的下限(下限为人均1000m3,上限为2000m3)。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安徽水资源量、特点、可供水量、惜水节水、提高单位供水效率与效益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双桥镇的自然与社会要素,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一是强化农田水利的配置工程及合理开采地下水,实行节水农业;二是种养结合,建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地力培肥体系,建立种养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培植双桥特色的名、优、特、稀产品。  相似文献   
125.
126.
安徽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较为发育,分布最为广泛。在蚌埠-凤阳、张八岭、宿松、北淮阳、休宁东南部、东至石台、绩溪逍遥等地均有分布。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5t,占全省探明总量的7.5%。发现50多金矿床(点)个, 1个大型规模、10个小型规模,余为矿(化)点。矿体多为脉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或含金蚀变岩型。该类型金矿是构造-花岗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据翟裕生,1992、孟良义,1995)。  相似文献   
127.
2016年6月18日,全国建工勘察科技情报网华东情报站2016年工作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杨年、全国建工勘察科技情报网秘书长徐前、华东站及各省市站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华东建工勘察》杂志部分编委等近90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安徽省情报站承办。华东情报站主任委员、上勘院副总裁辛伟主持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北京  相似文献   
128.
围绕《安徽省地图集》海量专题数据管理与更新的需要,探讨了专题地图数据高效管理和利用方式,设计和开发了面向地图集数据更新生产的信息系统。为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更新,系统采用要素级增量更新和测区级版本更新相结合的数据更新方式,能针对生产需求,并具备模板式快速成图功能。  相似文献   
129.
钱台子金矿床是一个产于皖东蚌埠隆起区东端的石英脉型小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变质结晶基底五河岩群中,受张扭性断裂控制。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石英进行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该矿床的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钱台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有纯CO2型、CO2—H2O型和H2O—NaCl型3种,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86~385℃,w(NaCl, eqv)=4.80%~12.56%,平均8.29%;不同阶段石英的δ18OV-SMOW变化范围为9.0×10-3~15.2×10-3,对应的δ18O变化范围为2.12×10-3~9.70×10-3;各成矿期流体密度集中于0.63~0.84 g/cm3之间,均一压力为163~178 MPa,成矿深度<6 km;成矿早期流体属于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的CO2—H2O—NaCl变质流体,后期有岩浆水参与。钱台子金矿床形成于扬子克拉通沿NW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造山期后持续伸展背景下的拆沉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大规模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30.
谢五三  唐为安  宋阿伟 《气象》2019,45(11):1560-1568
基于安徽省81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及土壤墒情和干旱灾情资料,从诊断干旱日数年际变化、季节演变、空间分布、频率分布、典型干旱过程演变及与土壤墒情、干旱灾情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6种时间尺度SPI在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SPI在干旱监测中差异明显,6种时间尺度SPI对于干旱日数年际变化、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分布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但对于干旱日数季节演变和空间差异性诊断与实况存在偏差;从典型干旱过程诊断来看,时间尺度越短,降水权重越大(例如SPI30、SPI60),SPI监测曲线对降水的响应越敏感,而SPI150、SPI180等时间尺度长的SPI对降水的响应又过于"迟钝";从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来看,时间尺度短的SPI30与10 cm表层土壤墒情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91,时间尺度长的SPI180与50 cm深层土壤墒情相关性较好;在各时间尺度SPI与年降水量的负相关及与干旱灾情的正相关方面,相关系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均先增后减,时间尺度适中的SPI120相关性最好。总体来看,不同时间尺度SPI代表不同含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应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SPI进行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