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21.
"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背景下,我国建设用地扩展特征明显。建设用地变化的碳排放效应是导致大气中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运用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改进的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对安徽省1997-2011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建设用地扩展、人口密度变化对碳排放具有增量效应,经济增长为第一驱动因素,年平均贡献率达266.32%,建设用地扩展为重要驱动因素,其碳效应年均值为640.57万t,年均贡献率为187.30%,人口密度变化对碳排放驱动影响较小。能源结构变化、能源强度下降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年均贡献率分别为-212.06%、-58.115%。基于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针对性提出了碳减排的政策途径,可为政府通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现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安徽生态省建设及减排目标实现,也可为省域尺度建设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2.
《浙江国土资源》2013,(12):23-24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徽省开展督导组互学互查活动。日前,第五督导组来到第六督导组负责的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听取情况汇报。督导组认为,安徽厅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督导组指出,安徽厅查摆问题实,整改措施得力。主要领导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推进整改;紧扣作风建设,通过调研走访、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398条;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相似文献   
223.
王某,男,1964年6月出生,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学文化。1982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97年先后任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耕保科科长,2007年任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兼土地收锗中心和交易中心主任。王某先后在地籍、耕保两个重要岗位担任科长职务,2007年提拔为副  相似文献   
224.
历代安徽名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才数量、类型和籍贯3个方面对安徽历代名人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历代安徽名人地理分布的重心与区域分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安徽名人时空分异特点显著。时间上,不同时期的名人数量差别较大,名人的影响领域随时间推移呈扩大之势;空间上,军政名人多出自皖北和皖中,而科学、文化教育和经济方面的名人以皖南居多,呈现出明显的“南文北武”分布格局。此外,安徽名人地理分布还呈现明显的南移趋势。  相似文献   
225.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下水氟、溶解性总固体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泊人  钱家忠 《地理科学》2011,31(4):453-458
应用数理统计学及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平原73个浅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0.77、0.36。地下水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半方差函数分别满足高斯模型、指数模型,氟离子在49.00 km内存在自相关,溶解性总固体在7.21 km内存在自相关。氟离子浓度>1 mg/L的区域分布在淮北平原东北部、中部。淮北平原溶解性总固体>1 g/L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宿州和淮北,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氟离子相似。  相似文献   
226.
安徽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遴选出15个指标,组成综合分区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对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皖中区、沿江区、沿淮区、皖北区和皖南区等5个综合区,对区域土地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空间管制措施,为安徽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7.
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在调研中总结经验,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在调研中提出对策建议,为行业主管部门决策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  相似文献   
228.
首次引进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安徽省南部地下流体进行分析。通过对地下流体数据的分解与重构,发现该方法能提取不同尺度的水位动态,效果较好。通过对震例的总结发现:显著地震前、后安徽省南部地下流体EMD重构结果均出现异常,且存在某些地震前兆敏感点。同时,还对地震前地下流体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29.
曾婷  杨东  郭佩佩  宋苗  马露  薛双奕 《热带地理》2014,34(6):783-793
使用安徽省1960―2012年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最小二乘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安徽省近53年来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3年来安徽省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别以0.93 mm/a和0.02℃/a的倾向率呈增加趋势;季节变化表明,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春、秋两季则呈减小趋势;四季气温均有所升高,春季气温增幅最大。2)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95%;与降水量年代际变化不同,年均温和四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3)降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夏、冬两季降水量由北向南减小幅度逐渐增大,春季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幅度逐渐增大;气温的空间变化并无一定规律,但宿州是四季以及全年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4)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和气温均与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和南方涛动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3、9和11月的降水与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以及南方涛动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而在9月,气温受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和南方涛动影响较显著;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对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影响更明显。5)近53年来,El Nino事件和La Nina事件的出现频数分别为16和15次,La Nina事件对降水的增加的影响强于El Nino事件,而El Nino和La Nina事件对气温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0.
《国土资源情报》2012,(3):F0003-F0003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6.9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典型丹霞地貌为特色,辅以恐龙化石、道教文化、摩崖石刻于一体。齐云山,古称白岳,湖光山色,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