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3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秋日的多宝山峦,金黄灿灿,秋高气爽; 大兴安岭的稻菽,沁人心脾,清香飘远。 在大兴安岭金色收获的美好时节,高举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两面旗帜,我们奔赴“多宝山一大新屯”金、铜多金属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体验和跟踪采访。  相似文献   
102.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03-406
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湖南宝山花岗闪长质岩石混合成因证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南宝山花岗闪长质岩石岩相学特征研究,发现存在较多矿物不平衡结构,如富Ca的斜长石熔蚀核,黑云母、石英嵌晶结构,暗色镶边的眼球状石英,针状磷灰石、辉石、黑云母共存等现象,表明宝山花岗闪长质岩石为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的混合成因;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岩体属于混合成因的观点。该结论为壳幔相互作用提供了岩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动力三角翼低空磁测数据在多宝山地区的质量评价,证明动力三角翼低空磁测方法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在取得质量较好的数据前提下,将多宝山地区其他实测结果与动力三角翼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动力三角翼低空磁测方法具有高效、工作控制范围大、一定程度上能削弱地表人工磁性体的干扰等优势,从而能成为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磁法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05.
宝山矿床处于NE向钦杭成矿带与EW向南岭成矿带的结合部位,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斑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其中铜钼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铅锌矿体则分布于断裂破碎带和石炭系的层间裂隙带中。本文以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分析以及H-O同位素分析,进而对宝山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如下认识:(1)该矿床成矿演化过程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金属硫化物阶段及萤石-方解石脉阶段;(2)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流体主要为H_2O-NaCl体系,含少量的CO_2,偶见含子晶包裹体;(3)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430~550℃,主要集中在550℃以上,盐度范围为13.4%~21.98%NaC leqv;退化蚀变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为211.8~395℃,在260~320℃和360~395℃出现两个峰值,盐度范围为3.71%~19.53%NaCleqv,该阶段围压由静岩压力向静水压力转变;金属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分布于156.7~323.1℃,主要为190~240℃,盐度范围为3.71%~19.84%NaC leqv;萤石-方解石脉阶段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0~266.5℃,主要集中于145~180℃,盐度分布在0.71%~18.3%NaC leqv。宝山矿床成矿压力介于23.8~169.9Mpa之间,利用静岩压力-静水压力梯度可得宝山矿床成矿深度约为2.25~6.29km,主要为4~6km;(4)退化蚀变阶段流体的37‰~7.47‰之间,δD_(H_2O)值介于3. 64‰;金属硫化物阶段和萤石-方解石脉阶段的δ~(18)O_(H_2O)值为-70‰~-δ~(18)O_(H_2O)值介于0.33‰~5.28‰之间,表明有大量的大气降水混入。因此,成矿流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由岩浆热液演变为大气降水,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早期高温中高盐度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6.
包亮亮  刘阳  陈四新  等 《江苏地质》2017,41(2):200-206
通过对安徽铜陵宝山陶矿区成矿规律的分析,提出矿区的成矿母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新屋里岩体后期分异。多次涌动的新屋里岩体在燕山晚期形成成矿热液,这些热液沿着该地区在印支期形成的层间滑脱断层和切割较深的北西向断层通道输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发生右偏,使得矿体多富集在层间滑脱断层和北西向断层交汇处,特别是北西向断层的右侧。矿液在运移过程中逐渐远离新屋里岩体,随着温度的下降,矿液发生分异,形成靠近岩体的宝山陶矽卡岩型铜矿,以及远离岩体的泉水冲、大竹园矿段铅锌铁矿。  相似文献   
107.
张羽洋 《云南地质》2009,28(3):311-316
宝山铜矿床为新发现,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深部隐伏矿预测等方面研究尚不足。大宝山铜矿区的岩石、矿石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激电极化法的找矿效果显著,可在地质条件相似的周围地区隐伏矿预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Early Permian Conodonts from the Baoshan Block, Western Yunna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 fauna was recently found from the limestone beds of the top part of the elastics-dominated Dingjiazhai Formation in the Aluotian section, southern Baoshan Block, western Yunnan. With 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this fauna includes 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 (Rabe), Homeoiranognathus huecoensis (Ritter), Sweetognathus inomatus Ritter, Sweetognathus whitei (Rhodes), Mesogondolella cf. bisselli (Clark and Behnken) and a few of ramiform elements. The characteristies of the fauna suggest that it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Sweetognathus whitei Zone and assigned to the Middle Artinskian.  相似文献   
109.
宝山稀土矿是在查证该区航放异常时发现的,通过进一步开展地面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地区圈定了3处综合放射性异常,进一步缩小了稀土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3个新矿体,取得了较好的稀土矿找矿效果.本文通过分析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稀土矿勘查中的应用,为该区稀土矿的勘查指明了方向,同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为在龙宝山和周边类似...  相似文献   
110.
陈振强  杨国高  周卫宁 《矿床地质》1998,17(Z3):469-472
本文重点研究了宝山矿区硅质岩的分布、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其与矿体的时空关系,认为该区硅质岩不是正常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的,而属于热水事件中形成的,并研究了硅质岩在矿床形成中的作用,为矿床的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