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1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陕西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6年陕西共发生沙尘天气13次,其中4月11日的沙尘天气最为严重,危害最大,这也是陕西近10 a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这次沙尘天气带来一系列的天气演变过程,它持续时间虽然只有8~9 h,但覆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全省70%~80%左右的区域都受到了影响。运用FY-2卫星红外云图及MICAPS2.0模式中的数值预报进行分析,发现红外云图呈现出异常状态,高低空形势配合较好,气压梯度、温度梯度密集,狂风突起等状况,试图揭示与解读沙尘天气在发生过程中某些气象因子的特征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机理,为今后预报沙尘暴强度和发生区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2008年1月12日~2月13日,乐山市出现了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天气。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3℃的连续日数、连续降雪日数都突破了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此文分析了2008年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环流特点,与历史上几次类似的过程(1977、1984、1996年)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可能成因。结果表明:极涡偏南、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维持横槽、蒙古冷高压长时间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以及南支槽活跃等是2008年个例期间环流的基本特点。相比较,尽管2008年与1977、1984、1996年等有相似之处,但副高明显偏强、南支槽活动旺盛、极涡明显南移是2008年的明显特点。最后,分析讨论认为:2007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及2007年发生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异常偏低,二者可能对寒冷事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利用实况资料,通过对影响系统、环流形势演变、地面变压场、高空辐合、冷高压强度与移动方向、引导气流等物理因子的合成分析,揭示了2004年3月15~18日平顶山市区域性寒潮天气的成因,并找出寒潮天气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5.
赵守良 《贵州气象》2000,24(2):11-13
通过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党规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并结合卫星云图对2000年1月20~21日的一次降温、降水和凝冻过程进行了分析。得知:无冷高压入侵下的单一南支低槽影响并配合低层切变线造成了这次降温、降雪和凝冻天气;同时,在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基础上,也对这次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6.
遵义市寒潮天气过程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正兰 《贵州气象》2000,24(1):10-13
统计了近40年遵义市及各台站寒潮出现的次数及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了个例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对短期气候预测以及中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
引言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继1998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夏季气候出现异常之后,由于拉尼娜事件的影响,1998年秋~2000年5月,气候再度出现异常。在我省主要表现为持续干旱,尤其是1999年10月到2000年5月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大风等天气多次光顾我省,春季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出现。本文拟从中期预报角度出发,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对1999年10月~2000年5月发生在我省的几次重要天气过程进行剖析,以总结一些有价值的规律,能够对日常中期预报业务工作有一些帮助和提高。1数值预报产品在我省1999年…  相似文献   
98.
确定了近45年华南冬季异常冷月出现的时间,分析了其同期至前期6个月500hPa位势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特征。各异常冷月当月500hPa高度场有相似的特征,亚洲-太平洋地区高度场的特征是北高南低,经向环流发展,给出了前期500hPa高度场差异显著月的距平特征。华南冬季各异常冷月至其前期6个月海温距平分布有持续性的特征,1月及其前期1~6个月赤道东太平洋SST呈ElNino特征,2月和12月呈La Nin  相似文献   
99.
1983年11月中美首次在南黄海西部开展水文和地质联合调查,该调查共设5个浮标站和54个CTD站,其中CTD站所获的温、盐度和溶解氧、透光度资料早已有过一些报道,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丁宗信等,1986;熊庆成等,1986;赵保仁等,1986)。但对这次调查所取得的浮标测流资料尚未有人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也未曾报道过。这次测流还是比较成功的,所揭示的现象使人感到振奋,而且这也是迄今在南黄海西部使用浮标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浮标阵测流工作。 本文试图结合1983年11月调查时的海上风速和沿岸水位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那里的环流状态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利于对南黄海西部水域的海流变动特征和生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飞船主着陆场区1981—1999年1—4月和9—12月因冷空气而产生的偏北大风的过程中气候概况及其天气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主着陆场区因冷空气引起的偏北大风以春季最频繁,秋、冬季最稀少;一天当中偏北大风以午后出现频率最大,午夜出现频率最少;对于不同季节的气压和温度,春、秋两季变化剧烈,冬季相对较小;在大风出现前24小时,主着陆场区的欧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以两槽一脊型、一槽一脊型、贝湖低压型为主;冷空气入侵前24小时,欧亚天气图上主着陆场区上游低层850hPa中高纬度有明显的冷中心,地面图场区上游冷高压中心的分布主要有3个区域:贝加尔湖西南至新疆、贝加尔湖到内蒙中北部、贝加尔湖西北部。大风前24小时在35~45°N、100~115°E等压线密集,等压线一般都在4根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