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3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582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960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1685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皖南与湘西晚震旦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地层,在斜坡—盆地相区,其上部有一套硅质岩,皖南称皮园村组,湘西及湘中称留茶坡组。长期以来,不少研究者都把这套硅质岩地层与灯影组对比,并以此来解释沉积环境及古地理。 笔者对浙西及皖南地区的晚震旦世地层进行了研究之后,曾对皮园村组的涵义作了修订,认为它仅相当于西峰寺组上段或灯影组上段(唐天福等,1981)。近几年来,笔者又  相似文献   
192.
石牌河运动与“登封群”解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作为《东秦岭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规律》课题重要成果之一的“华北地台南缘的新发现(下元古界与太古界的不整合现象,石牌河运动/阜平运动)”报道在1986年5月16日的《中国地质报》上。同年6月13日该报第三版刊出付文宝的“对‘华北地台南缘新发现’的质疑”一文。现在课题研究已经完成,对该“质疑”作出回答,并将成果作一简要报道。 河南嵩山变质地体以其复杂的地质现象吸引众多地质学家。张伯声、张尔道、马杏垣等老一辈地质学家曾在此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将本区早前寒武变质地层分为上下两大套,上为下元古界嵩山群,下为太古界“登封群”,两者的分界线是嵩阳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近年来,由于研究程度的加深,不同学者对“登封群”的性质、时代和地层细分等  相似文献   
193.
峡东莲沱组与湖南板溪群五强溪组或漠滨组之间的关系素有争议,湖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将峡东莲沱组与湖南五强溪组对比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提出峡东莲沱组沉积时代应晚于长安亚冰期,应与富禄间冰期早期地层即石门县杨家坪渫水河组,湘北、湘西莲沱组及湘中江口组含铁砂岩段相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4.
滇东渔户村组含磷岩系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95.
鞍山地区有南、北两个主要铁矿带。许多地质学家皆认为两个矿带是同一层位,属于鞍山群上部层位。作者根据两个矿带中千枚岩和含铁石英岩的稀土元素分配特征、原岩建造、变质程度等,认为南矿带与北矿带的上部层位相当,属元古界。北矿带的下部层位应属晚太古界,并指出深部找太古代铁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6.
朱明善 《沉积学报》1988,6(3):78-88
本文据东海五口探井的559个碎屑矿物样资料,用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及其组合特征编绘了含量变化图,试图进行分层比较。位于西湖凹陷的平湖一井和玉泉1井重矿组合特征可比性较好;龙井2井三潭组以下与上两井缺少可比特点;灵峰1井除东海群外,其余地层与上列3井相比,差异是大的。  相似文献   
197.
熊家镛 《云南地质》1993,12(1):37-43
云南东部中上元古界的界线长期以来被置于晋宁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界面上。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晋宁运动的时限为850—900Ma,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所确认的中上元古界界线的时限为l000Ma不符。在晋宁运动界面之下广义的昆阳群上部,即大营盘组(或柳坝塘组、军哨组)与下伏昆阳群其它组段之间还存在一不整合界面,其时限为1000Ma±。笔者认为该界面应该是云南东部中上元古界的分界,既可在划分标准上与国际、国内相统一,也可解决与邻区对比上长期存在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8.
199.
文章对几种分离测量硅酸锰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硅酸锰测定失真的缘由。选择了浸取分离伴生铁矿物的浸取剂及浸取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