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310篇
大气科学   922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文中根据一个二维半地转模式用比容作为等熵垂直坐标,研究由汇全强迫产生的非粘滞、干燥和绝热流体中的高空锋生。初始条件是在地面有温度对比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给定的连续解析位涡场来确定。由于地面与模式最低几层相交,下边界条件需做适当处理。文中讨论了中低对流层位涡水平变化在高空急流锋系统加强中所起的作用,与暖气团相关的冷气团的去稳作用有助于高空急流强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2.
以MM4模式为框架,研制并建立了东海近海热带气旋及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将对热带气旋的预报和一般天气的预报统一在一个模式中,并实现了业务自动化控制,自1994年台风季节起投入了业务试验和准业务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东海近海热带气旋路径、风场、降水及江淮梅雨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3.
张丽霞  周天军 《大气科学》2020,44(1):150-167
夏季亚洲对流层温度异常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紧密相关并可能作为降水的有效预报因子。基于欧盟ENSEMBLES计划的季节预测试验耦合模式每年5月1日开始的回报试验,分析了其对1960~2005年夏季亚洲对流层中上层温度(以200~500 hPa厚度替代,简称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的预测结果,发现模式集合平均对夏季亚洲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可以合理回报其前两个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主导模态(EOF1、EOF2),只是未能回报出EOF2高纬度的温度异常,模式集合平均预测的第一模态主成分(PC1)和第二模态主成分(PC2)与再分析资料的时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3和0.77。再分析资料中前两个EOF模态分别由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发展年印度夏季降水异常所激发的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和ENS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夏季降水异常对应的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波列导致。ENSEMBLES计划可以合理预测出相应的海温异常及遥相关波列,进而合理预测出前两个EOF模态。对流层温度PC1和PC2分别表征了欧亚大陆与周围海洋之间的纬向和经向热力对比异常,模式对由PC1的预报技巧远高于前人定义的纬向热力对比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前人定义的经向热力对比指数的预测技巧与PC2相当。将PC1和前人定义的经向热力对比指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中国夏季降水的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交叉检验的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显著提高了东北和长江流域上游夏季降水的预报技巧。本文提出的亚洲对流层温度年际变率的EOF1及PC1,既能较好表征纬向热力对比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显著相关,又能被模式合理预测,可以作为我国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4.
A 3-D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OSLO CTM2)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emission in India.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the INDOEX experiment and the measurements in summer over India well.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NOx and CO emissions in India are doubled, oz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nd global average OH decreases a little. Under the effects of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NOx and CO in India are efficiently transported into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by the upward current and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so that the NOx, CO, and ozone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NOx and CO emissions. These increases extensively influence a part of Asia, Africa, and Europe, and persist from June to September.  相似文献   
145.
一种海面风场反演的快速风矢量搜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SeaWinds散射计为例,从最大似然估计的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出发,根据其目标函数的一般分布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快速风矢量搜索算法。然后采用美国SeaWinds散射计的部分LA实测数据对该搜索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算法对同一实验数据的反演偏差及运行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能够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6.
刘旭春  张正禄 《北京测绘》2006,(3):10-13,40
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研究的不断深入,GPS的定位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其在测绘、交通、林业资源、石油勘探、精细农业等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GPS气象学(GPS/Meteorology简称GPS/MET)的诞生改善了原有大气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极大的提高了气象监测的时空分辨率,但是在将这项技术由试验阶段向推广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单站地基GPS监测的有效范围以及水汽解的精度一直为广大气象学家们所忽略,本文在对以往GPS气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验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7.
王晓明  张智勇 《气象》2006,32(5):94-98
对吉林省2005年春季(4月19--22日)罕见的降水天气过程在大尺度环流形势、物理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其逐时自动站风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逐时自动站风场分析的中尺度切变对强降水落区、降水强度和强降水发生的时间都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中尺度切变的形成也与地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48.
综合运用1998—2002年的降水资料和卫星导风资料, 统计分析了对流层上部的流场特征, 证实我国夏季出现重要降水过程时, 对流层上部存在3种特定的环流形势:我国南方雨带上空, 在对流层上部常伴有一个反气旋脊, 是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反气旋向东的延伸, 强降水区位于该反气旋脊线和副热带西风急流之间的气流辐散区或脊线南侧热带东风的速度辐散区里, 以6—7月在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较为多见; 强降水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对流层上部不对称反气旋外流区的西侧、高空变形场东侧, 常见于7—9月下旬; 强降水区位于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里, 这种流型以7—8月时在我国30°N以北地区居多。  相似文献   
149.
高空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高空探测方法是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就要求尽量提高探测过程的气球施放高度。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天气状况、雷达运行的可靠性、探空仪(含回答器、回答器电池)质量、探空气球的质量和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等等。在雷达、探空仪和气球质量均相对有保证的情况下,探空业务人员在气球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成了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从事高空探测…  相似文献   
150.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technique for the retrieval of wind fields from Doppler radar data. The assimilated information included both the radial velocity (RV) and the movement of radar echo. In this assimilation technique, the key is transforming the movement of radar echo to a new radar measuring variable- "apparent velocity" (AV). Thus, the information of wind is added,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recovering two-dimensional wind only by AV was overcome effectively by combining RV with AV. By means of CMA GRAPES-3Dvar and CINRAD data, som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retrieval of wind fields is useful in obt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ather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