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310篇
大气科学   922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对1998年3月新疆强切变线天气的分析表明,蒙古阻塞高压对切变线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切变线是一个冷性结构的风辐合带,白天较弱、夜晚较强。在切变线上维持一个纬向的次级环流,该次级环流加强了切变线东部的降水。水汽在对流层中上层的切变线附近辐合,大降水落区与切变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82.
P-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在原五层P σ坐标模式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九层 1°× 1°P 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 ,并用多年平均的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场与五层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检验。对比检验表明 ,改进后的九层模式对高度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模拟均要优于原五层模式。对于风场的模拟 ,在冬季对流层中下层 ,九层模式的模拟要好于五层模式 ,夏季九层模式的模拟不如五层模式。但总的来讲 ,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对P σ坐标模式的模拟具有较显著的改进效果 ,这为进一步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何京伟  谈哲敏 《气象科学》2001,21(4):433-444
在边界层动力学中,涡动粘性系数是影响边界层风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边界层动力学中的Ekman动量近似理论,给出了涡动粘性系数随高度缓变条件下的Ekman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式解,着重讨论了边界层的风场结构、水平散度、垂直涡度以及边界层顶部的垂直速度。结果分析表明:与常值涡动粘性系数情况相比,在边界层低层随高度增加的涡动粘性系数可以导致低层边界层风速随高度迅速增加,即风速垂直切变增加,同时风速矢与地转风之间的夹角减小。惯性项作用可以导致上述作用在气旋性区域减小、而在反气旋性区域增大。随高度增加的涡动粘性系数导致水平散度绝对值、垂直涡度绝对值以及边界层顶部的垂直速度绝对值在气旋性区域减小,而在反气性旋区域增大。涡动粘性系数与惯性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边界层动力学中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84.
利用GMS-5卫星水汽通道资料分析了1995年夏秋季热带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分析表明:南印度洋-澳大利亚-南城市平洋地区是夏秋季对流层中上层最好干的地区,赤道太平洋、北太平洋是相对干区;夏秋季南亚和中国南部是对流层中上层最潮湿的地区,夏季比秋季更潮湿,反映出季风在这一地区的活动特点,月平均水汽场从8月到9月,高湿带观点华北平原突然南跳到南海海面,表明对流层中上层的水汽场在9月份发生突变,比大气环流的10月突变早1个月完成;青藏高原夏季东南部为湿区,秋季西北部为湿区。  相似文献   
85.
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0年10月通过了专家论证,2001年正式立项实施。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制一套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 参数提取和风场反演:该系统需要自动从多普勒雷达实时观测中提取灾害性天气识别及预报需要的各种参数, 除雷达已有的产品外,还要提取风暴三维结构参数。为了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功能,有必要进行风场 反演,以了解风暴及环境风场结构。利用反演风场计算散度、涡度、通量等,为灾害性天气的识别和预报提供  相似文献   
86.
高分辨率对流层化学模式与高斯烟云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率对流层化学模式及高斯烟云模式分别计算了本溪地区不同气象条件下的SO2小时浓度,并与实测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形地区应用高分辨率对流层化学模式可以得到与实测浓度较一致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复杂地形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中。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利用Bern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结合湘鄂川测区B级GPS控制网数据试算工作,就数据编辑、单差选择方法、对流层估计方法及对高精度定位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弱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流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线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强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温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尺度(时间尺度为3-4小时、1-20分钟)的湍涡活动。  相似文献   
89.
GPS定位中对流层折射估计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葛茂荣  刘经南 《测绘学报》1996,25(4):285-291
本文首先讨论了GPS相对定位中的对流层折射2估计的单参数方法,多参数方法,分估线性方法和随机过程方法。论证了其它方法都是随机过程方法的近似。为了用随机过程模拟对流折射,建立了一种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在此基础上,在GAMIT软件中统一实现了以各种对流层折射估计方法。最后给出并分析了不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在与实际台风场近似一致的环境流场条件下,应用柱会标中的正压无辐散模式,讨论了台风中扰动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台风暖心结构的台风外围适当强度的冷空气活动有利限台风中扰动发展,且台风愈强,台风中扰动愈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