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33.
四川乐山大佛砂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洪均 《沉积学报》1990,8(4):41-48
四川乐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红色砂岩到底是水成的还是风成的已经争论了很久。许多人根据它宏观的沉积构造特征认为是风成砂岩,但并未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沉积构造、垂向序列、粒度分布特征,石英砂表面特征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证了这套砂岩的确形成于干旱的沙漠环境,但不时受到间歇性河流的影响。 该区典型的垂向序列由粒度明显不同的两套岩石组成。中到下部为细到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具巨型斜层理,属内陆砂丘成因。上部粉砂岩具沙纹层理,含钙质结核和泥质纹层,属间歇性片流沉积。粒度分析和石英砂扫描电镜分析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 综合分析区域地层学和岩相古地理资料可知,晚白垩世时乐山地区处于干旱气候下距西部山前冲积扇不远的沙漠环境。  相似文献   
34.
利用兵团农七师1951~1997年的干旱灾害实况资料,分析了干旱的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及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和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成因是:一、河水量减少,二、降水分布不均,三、温度偏高,蒸散量增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加大山区人工增雨、增雪作业力度,增加水库蓄水量,推广灌溉节水新技术和新设备。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天然碱矿主要用于制纯碱,和合成碱相比,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的优势。其下游产业遍布各个领域,如玻璃、医药等。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纯碱带来了新需求。中国是纯碱消费大国,天然碱或成为稀缺资源。天然碱矿是一种蒸发岩矿床,成矿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国内蒸发岩矿床研究领域对天然碱矿的关注较少。理清世界天然碱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特征,总结碱矿成因对深化中国天然碱矿成矿规律研究、预测找矿远景、寻找天然碱矿床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搜集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天然碱矿床资料,对世界典型矿床区域概况、物源、成因等内容进行系统总结。【研究结果】绝大部分天然碱矿床分布于北美洲、亚洲和非洲,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类型以现代天然碱矿床居多,古代天然碱矿床较少,但资源规模大。古代天然碱矿以美国绿河组、河南泌阳凹陷安棚天然碱矿最为典型,现代天然碱矿以肯尼亚马加迪湖和内蒙古查干诺尔泡碱矿床为典型。【结论】天然碱矿需要在封闭的构造环境、干旱的气候条件、充足的碳酸钠型卤水补给等成矿因素耦合条件成矿。与其他蒸发岩不同的是,维持碳酸钠型卤水所需的CO2来源具有复杂性。中国天然碱矿找矿远景应聚焦...  相似文献   
36.
本文根据我国历史文献中的沙尘记载,讨论历年记录地点的南部边界的变动,指出南界地带的大致分布及其随北方地区的干湿气候条件而南北变动的特点.通过历史气候记录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南界地带的沙尘天气记录对北方尘源地区干湿气候状况有指示意义.文中根据南界地带的历史降尘记录对北方地区相应年份气候干湿状况试作推断,从而为北方干旱区气候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由于造景岩石普遍为钙质和铁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同时因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东南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对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以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显微镜观察、盐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实验以及ArcGIS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方法,探讨该地区丹霞地貌的特征和成因。结果显示:(1)研究区呈现峡谷、山峰及峰林景观,以发育陡崖泥流林和顶盖型石柱为特色,其造景岩石主要为新近纪河流相红色砾岩和砂岩,硬度较高的砾岩层为形成顶盖型石柱提供了有利保障。(2)红层位于温宿盐丘附近,岩石含盐量较高,主要的盐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陡崖洞穴风化碎屑物样品中的大部分主量元素相对于表岩迁出,说明干旱气候下化学风化仍较活跃。(3)面积高程积分显示研究区南部HI值为0.61,处于幼年期,而北部HI值为0.38,处于老年期,整体地貌演化发育阶段差别较大。研究区虽然降水量较低,但河流侵蚀作用明显,同时构造也是影响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干旱灾害对干旱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分析中国北方50 a来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干旱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干旱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北方,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和西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西部降水有明显增多趋势,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持续偏少,干旱连年发生.干旱气候的产生带来了严重的干旱灾害,无论从全国或甘肃省的近50 a来干旱灾害可以看出,90年代的干旱发生最为频繁,干旱灾情最为严重,2000年是干旱最严重的一年.干旱气候变化引发干旱化趋势明显,其影响程度非常严重和深远,应重视和加强干旱气候与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御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河北坝上地区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全新世干旱气候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根据位于典型草原带的河北坝上地区白诺尔及毗邻的内蒙古乌兰诺尔湖泊沉积物的K、Na、Ca、Mg等化学元素组成、总有机碳(TOC)与氧同位素(δ18O)的分析,以(K+Na+Ca+Mg)/(Fe+Mn)值指示干旱度,1δ8O值指示夏季风的强弱,TOC值指示湖区植被状况,探讨了该地区14C测年9.8~5.3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结果表明:两个剖面所记录的气候变化趋势相近,14C测年7.0~5.7 ka B.P.为偏干期。反映夏季风强弱的氧同位素指标与干旱程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夏季风引起的降水量变化不是气候干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升高导致的蒸发加强可能对气候干旱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0.
甘肃省冬, 春季人工增雨雪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冬、春季人工增雨雪的工作需要出发,分析了与冬、春季降水关系密切的部分气象要素多年变化特征,统计了有利于甘肃冬、春季人工增雨雪的4种环流型、云系与降水的关系,并根据它们与冬、春季降水的关系,分析了有利于人工增雨雪作业的天气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